城乡基本公共品均衡配置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已有研究述评 | 第13页 |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第13-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城乡基本公共品均衡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公共品理论 | 第16-17页 |
·公共品的概念 | 第16-17页 |
·城乡基本公共品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公平正义理论 | 第17-19页 |
·公平正义论 | 第17-18页 |
·城乡基本公共品的公平配置 | 第18-19页 |
·均衡理论 | 第19-20页 |
·均衡理论 | 第19-20页 |
·城乡基本公平品的均衡配置 | 第20页 |
·福利理论 | 第20-24页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0-21页 |
·城乡基本公共品的有效配置 | 第21-24页 |
第3章 城乡基本公共品配置的现状分析 | 第24-34页 |
·城乡基础设施的比较 | 第24-26页 |
·城乡义务教育的比较 | 第26-28页 |
·城乡医疗卫生的比较 | 第28-30页 |
·城乡社会保障的比较 | 第30-34页 |
第4章 基于面板数据的城乡基本公共品配置实证分析 | 第34-50页 |
·变量选择和数据描述 | 第34-38页 |
·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 第34-35页 |
·数据描述和统计 | 第35-38页 |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选择 | 第38-47页 |
·面板模型说明 | 第38-39页 |
·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设定检验 | 第39-40页 |
·混合回归模型与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选择与比较 | 第40-42页 |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进一步修正 | 第42-47页 |
·城乡个体固定效应回归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模型回归方程的分析 | 第47页 |
·分地区分省市分变量的个体固定效应分析 | 第47-50页 |
第5章 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 第50-60页 |
·结论分析 | 第50-53页 |
·政策建议 | 第53-58页 |
·优先加大城乡义务教育投入 | 第53-54页 |
·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54-55页 |
·继续投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第55页 |
·大力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事业 | 第55-56页 |
·协调地区和省市间的城乡基本公共品配置 | 第56-58页 |
·进一步的研究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