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第二章 对企业价值评估主要方法的剖析 | 第11-18页 |
| 第一节 现金流量贴现法 | 第11-15页 |
| 一、现金流量贴现法的一般模型 | 第11-12页 |
| 二、现金流量贴现法的具体模型 | 第12-15页 |
| (一) 红利贴现模型 | 第12-13页 |
| (二)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 第13-14页 |
| (三)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 第14页 |
| (四) 经济增加值模型(EVA)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相对估价法 | 第15-17页 |
| 一、市盈率法 | 第16页 |
| 二、市净率法 | 第16页 |
| 三、市销率法 | 第16-17页 |
| 第三节 期权估价法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企业价值评估主要方法的相互比较 | 第18-26页 |
| 第一节 现金流量贴现法、相对估价法和期权估价法的比较 | 第18-23页 |
| 一、现金流量贴现法分析 | 第18-19页 |
| (一) 现金流量贴现法的优点 | 第18-19页 |
| (二) 现金流量贴现法的缺点 | 第19页 |
| (三) 现金流量贴现法的适用性 | 第19页 |
| 二、相对估价法分析 | 第19-20页 |
| (一) 相对估价法的优点 | 第20页 |
| (二) 相对估价法的缺点 | 第20页 |
| (三) 相对估价法的适用性 | 第20页 |
| 三、期权估价法分析 | 第20-22页 |
| (一) 期权估价法的优点 | 第21页 |
| (二) 期权估价法的缺点 | 第21页 |
| (三) 期权估价法的适用性 | 第21-22页 |
| 四、三种方法的比较 | 第22-23页 |
| 第二节 现金流量贴现法下各模型的比较 | 第23-26页 |
| 一、红利贴现模型与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的比较 | 第23-24页 |
| 二、股权自由现金流量(FCFE)贴现模型与公司自由现金流量(FCFF)贴现模型的比较.. | 第24-25页 |
| 三、EVA 模型与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的比较 | 第25-26页 |
| 第四章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实例运用 | 第26-48页 |
| 第一节 企业预测分析 | 第26-38页 |
| 一、预测的基本思路 | 第26-27页 |
| 二、财务预测基本假设 | 第27-28页 |
| 三、预测报表 | 第28-38页 |
| (一) 预测资产负债表 | 第28-32页 |
| (二) 预测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 第32-34页 |
| (三) 预测现金流量表 | 第34-38页 |
| 第二节 企业估值分析 | 第38-48页 |
| 一、用现金流贴现法估算天鸿宝业的内在价值 | 第38-46页 |
| (一) 计算天鸿宝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第38-40页 |
| (二) 估算天鸿宝业股票的内在价值 | 第40-46页 |
| 1、红利贴现模型 | 第41页 |
| 2、股权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 第41-43页 |
| 3、公司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 第43-44页 |
| 4、EVA 估值 | 第44-45页 |
| 5、四种现金流量贴现模型估值结果比较 | 第45-46页 |
| 二、用相对估价法对天鸿宝业进行估值 | 第46-47页 |
| (一) 选择可比公司 | 第46页 |
| (二) 选择适当的比率 | 第46页 |
| (三) 估算股票价格 | 第46-47页 |
| 1、市盈率法 | 第46-47页 |
| 2、市净率法 | 第47页 |
| 三、案例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结论和不足之处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