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作家研究 | 第7-8页 |
二、阶段性研究,即主要针对不同年代的乡村题材小说进行研究 | 第8-9页 |
三、整体性研究,即把中国现代乡村题材的小说创作作为一个整体 进行观照 | 第9-10页 |
四、概念探讨 | 第10-13页 |
第1章 时代烽火下的文化选择:民众—民族意识的强化 | 第13-17页 |
第2章 小说叙事的变异 | 第17-29页 |
·故事性的加强 | 第17-24页 |
·叙事视角的转化 | 第24-29页 |
第3章 乱世的“乡村”与乡村的“乱世” | 第29-49页 |
·乱世的“乡村” | 第29-39页 |
·乡村上层 | 第29-34页 |
·乡村下层 | 第34-39页 |
·乡村的“乱世” | 第39-49页 |
·欣喜与眷恋 | 第39-42页 |
·自卑与内省 | 第42-44页 |
·漂泊与焦虑 | 第44-49页 |
第4章 被整合的乡土意识 | 第49-63页 |
·乡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早期乡村叙事中的乡土意识 | 第49-53页 |
·民族、民众意识对乡土意识的统摄 | 第53-63页 |
·民族的存亡感—战火中的乡土意识调整 | 第53-59页 |
·乡村政治的“新”与“旧” | 第59-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