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兰州市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简要情况 | 第8-11页 |
(一) 2006年全市人民陪审员的构成情况 | 第9页 |
(二) 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审理情况 | 第9页 |
(三) 人民陪审员的培训情况 | 第9-10页 |
(四) 人民陪审员的管理情况 | 第10页 |
(五) 实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经费情况 | 第10-11页 |
(六) 人民陪审员的考核和表彰情况 | 第11页 |
(七) 人民陪审员庭外情况 | 第11页 |
二、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7页 |
(一) 选任、培训、管理及考核表彰方面的问题 | 第11-15页 |
1、对选拔公告的宣传不够,人民陪审员的来源面过于狭窄,缺乏代表性 | 第11-12页 |
2、选任的人民陪审员数量过少 | 第12页 |
3、人民陪审员的选任过分注重高学历 | 第12-13页 |
4、适用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的启动程序混乱 | 第13-14页 |
5、对人民陪审员的监督约束方面缺乏具体措施 | 第14页 |
6、日常管理混乱 | 第14-15页 |
7、考核工作简单,表彰依据不足 | 第15页 |
(二) 对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 第15页 |
1、地方各级人大、政府对人民陪审员制度认识不足 | 第15页 |
2、人民法院对人民陪审员制度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15页 |
3、法官对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 第15页 |
(三) 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现象仍然突出 | 第15-16页 |
1、来自法官的原因 | 第16页 |
2、来自人民陪审员自己的原因 | 第16页 |
(四) 陪审案件范围不明确,陪审案件数量过少,且不均衡 | 第16-17页 |
1、缺乏实施细则 | 第16-17页 |
2、陪审案件数量过少 | 第17页 |
三、对实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几点建议 | 第17-27页 |
(一) 要加强领导,提高对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重要意义的认识 | 第18-19页 |
1、权力机关应当加强监督 | 第18页 |
2、行政机关要加大支持力度 | 第18页 |
3、人民法院应当加强实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力度 | 第18页 |
4、法官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 第18-19页 |
(二) 科学选任人民陪审员 | 第19-23页 |
1、做好人民陪审员选任的宣传工作 | 第19页 |
2、明确任职条件 | 第19-20页 |
3、明确人民陪审员的学历要求 | 第20-21页 |
4、体现广泛的代表性 | 第21页 |
5、建立分类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和使用 | 第21-22页 |
6、把握好人民陪审员的数量 | 第22-23页 |
7、对人民陪审员审理案件数量适当平衡 | 第23页 |
8、人民陪审员的任期 | 第23页 |
(三) 合理培训人民陪审员 | 第23-24页 |
1、关于岗前培训 | 第23-24页 |
2、任职期间的审判业务专项培训 | 第24页 |
(四) 科学确定受案范围 | 第24-25页 |
1、制定实施细则 | 第24-25页 |
2、尽到告知义务 | 第25页 |
(五) 建立、完善人民陪审员管理机构和机制 | 第25-27页 |
1、成立人民陪审员管理办公室 | 第25页 |
2、为每一个人民陪审员建立档案 | 第25页 |
3、人民陪审员实行集中管理、分类使用 | 第25页 |
4、建立人民陪审员述职制度 | 第25页 |
5、完善考核制度和表彰制度 | 第25-26页 |
6、搭建沟通协调的交流平台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