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 1 后处理概况 | 第10-12页 |
| 2 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分析简介及难点 | 第12-15页 |
| 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氟、氯、溴分析方法调研 | 第16-36页 |
| 1 F~-、Cl~-、Br~-测定方法调研 | 第16-21页 |
| ·F~-的测定方法 | 第16-19页 |
| ·Cl~-的测定方法 | 第19-21页 |
| ·Br~-的测定方法 | 第21页 |
| ·小结 | 第21页 |
| 2 三氧化铀样品的预处理 | 第21-26页 |
| ·卤化物高温水解法概述 | 第21-22页 |
| ·卤化物高温水解基本原理 | 第22-26页 |
| 3 离子选择电极简介 | 第26-30页 |
| ·离子选择电极基本原理 | 第26-28页 |
| ·离子选择电极的检测下限 | 第28-29页 |
| ·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29-30页 |
| 4.离子色谱简介 | 第30-36页 |
| ·离子色谱法概述 | 第30-32页 |
| ·离子色谱分析法分类 | 第32-34页 |
| ·离子色谱常用的检测技术 | 第34页 |
| ·离子色谱样品处理技术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高温水解-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UO_3产品中F~-,Cl~-,Br~- | 第36-50页 |
| 1 实验部分 | 第36-43页 |
| ·试剂 | 第36-37页 |
|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43页 |
| ·电极的准备 | 第37页 |
| ·绘制标准曲线 | 第37-42页 |
| ·氟离子标准曲线 | 第38-39页 |
| ·氯离子标准曲线 | 第39-40页 |
| ·溴离子标准曲线 | 第40-42页 |
| ·高温水解反应 | 第42页 |
| ·氟、氯、溴离子的测定 | 第42-43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 ·高温水解条件实验 | 第43-45页 |
| ·高温水解温度的选择 | 第43页 |
| ·高温水解时间的选择 | 第43-44页 |
| ·水浴温度的选择 | 第44页 |
| ·空气流量的选择 | 第44页 |
| ·馏分体积的选择 | 第44-45页 |
| ·共存元素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方法精密度和重加回收试验 | 第46-47页 |
| ·方法精密度 | 第46页 |
| ·重加回收率 | 第46-47页 |
| ·方法的最低检出限 | 第47页 |
| 3 现场实验情况 | 第47-50页 |
| 第四章 高温水解-离子色谱法测定UO_3产品中F~-,Cl~-,Br~- | 第50-60页 |
| 1.实验部分 | 第50-55页 |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50-51页 |
| ·分析条件的选择 | 第51-52页 |
| ·淋洗液浓度的选择 | 第51页 |
| ·淋洗液速度的选择 | 第51页 |
| ·分析时间的选择 | 第51页 |
| ·样品的预处理 | 第51-52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2-55页 |
| ·氟离子标准曲线 | 第52-53页 |
| ·氯离子标准曲线 | 第53-54页 |
| ·溴离子标准曲线 | 第54-55页 |
| ·高温水解反应 | 第55页 |
| 2.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 ·方法精密度实验 | 第55-56页 |
| ·各种离子的加标回收率 | 第56-57页 |
| ·方法的检出限 | 第57页 |
| ·各种阴离子的干扰情况 | 第57页 |
| ·离子选择电极法同离子色谱法的比较 | 第57-6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