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1 鸢尾属植物概述 | 第10-11页 |
·鸢尾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利用特点 | 第10-11页 |
·鸢尾属植物的抗逆性研究 | 第11页 |
2 马蔺概述 | 第11-17页 |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主要用途 | 第13-14页 |
·绿化和水土保持 | 第13页 |
·盐碱地改良 | 第13页 |
·牧草饲料 | 第13页 |
·医药及其他用途 | 第13-14页 |
·马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4-17页 |
·形态解剖学特性研究 | 第14页 |
·繁殖方式研究 | 第14-15页 |
·花粉学、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5-16页 |
·抗旱、耐盐碱能力及抗病性分析研究 | 第16-17页 |
·引种及驯化栽培研究 | 第17页 |
3 地被植物及草坪草抗旱性研究 | 第17-26页 |
·地被植物及草坪草的抗旱性 | 第18页 |
·植物的避旱性 | 第18页 |
·植物的耐旱性 | 第18页 |
·地被植物及草坪草对水分胁迫的生态适应性 | 第18-22页 |
·茎、叶对干旱胁迫的生态适应性 | 第19-20页 |
·根系对干旱胁迫的生态适应性 | 第20-22页 |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与调节 | 第22-26页 |
·水分利用率 | 第22页 |
·体内水分状况变化 | 第22-23页 |
·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变化 | 第23页 |
·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 第23-24页 |
·植物激素的变化 | 第24页 |
·植物细胞膜与膜脂的变化 | 第24-26页 |
4 植物抗旱性鉴定的方法 | 第26-27页 |
·在干旱地区田间条件下直接鉴定 | 第26页 |
·采用盆栽试验法鉴定 | 第26页 |
·根据与抗旱性有密切关系的形态特征进行抗旱性鉴定 | 第26页 |
·根据与抗旱性有密切关系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抗旱性间接鉴定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干旱胁迫对马蔺种质材料的影响 | 第27-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试验点概况 | 第27-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31页 |
·试验设计 | 第28-29页 |
·测量指标 | 第29-31页 |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2 结果分析 | 第31-42页 |
·干旱胁迫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干旱胁迫对植株相对生长率(RGR)的影响 | 第32-33页 |
·干旱胁迫对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影响 | 第33-35页 |
·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干旱胁迫对丙二醛含量(MDA)的影响 | 第36-37页 |
·干旱胁迫对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的影响 | 第37-39页 |
·干旱胁迫对游离脯氨酸含量(PRO)的影响 | 第39-40页 |
·抗旱性综合评价 | 第40-41页 |
·测试生理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2页 |
·马蔺种质材料抗旱性与其生境条件的关系 | 第42页 |
3 讨论 | 第42-47页 |
·土壤含水量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 第42-43页 |
·叶片相对含水量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 第43页 |
·植株相对生长率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 第43页 |
·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 第43-44页 |
·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 第44-45页 |
·丙二醛(MDA)含量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 第45页 |
·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 第45-46页 |
·指标间相关分析与抗旱性的关系 | 第46-47页 |
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马蔺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其抗旱性关系研究 | 第48-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供试材料 | 第48页 |
·方法 | 第48-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不同抗旱群体的叶片形态特征 | 第49-51页 |
·不同抗旱群体的叶肉组织结构 | 第51-52页 |
·不同抗旱群体解剖结构特征同生境条件的关系 | 第52页 |
3 讨论 | 第52页 |
4 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67页 |
导师简介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