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时代模块化组织运行与治理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8-25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8-20页 |
·选题意义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文章内容与结构 | 第23-25页 |
第2章 模块化理论的文献综述 | 第25-34页 |
·基本概念与理论背景 | 第25-26页 |
·基本概念 | 第25-26页 |
·模块化理论形成的背景 | 第26页 |
·模块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6-32页 |
·模块化与技术创新 | 第27页 |
·模块化与分工 | 第27-28页 |
·模块化、利润创造与价值转移 | 第28页 |
·模块化与企业组织形式 | 第28-30页 |
·模块化与产业集群 | 第30-31页 |
·模块化与产业融合 | 第31页 |
·模块化的局限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模块化生产的出现与演进 | 第34-50页 |
·引言 | 第34页 |
·需求的异质性与模块化生产 | 第34-40页 |
·关于偏好的简短讨论 | 第35-36页 |
·消费需求与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变 | 第36-38页 |
·模块化操作符与大规模定制 | 第38-40页 |
·复杂性、不确定性与模块化生产 | 第40-43页 |
·复杂性与模块化生产 | 第40-42页 |
·风险、不确定性与模块化生产 | 第42-43页 |
·全球化条件下模块化组织的演进 | 第43-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模块化组织的信息结构特征及作用机制 | 第50-66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模块化组织的信息结构特征 | 第51-53页 |
·模块化组织的信息结构与创新能力 | 第53-56页 |
·信息包裹与模块化组织创新的异质性 | 第53-54页 |
·模块化组织中创新风险的化解 | 第54-56页 |
·模块化组织中的知识分工与协调 | 第56-58页 |
·模块化组织的自组织性质 | 第58-64页 |
·模块化组织的自组织原理 | 第59-62页 |
·模块化组织中的协同效应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模块化组织的契约与产权安排 | 第66-88页 |
·引言 | 第66-67页 |
·模块化产品内分工 | 第67-70页 |
·模块化组织的契约安排 | 第70-75页 |
·模块化组织的契约性质 | 第70-72页 |
·模块化组织的柔性契约网络 | 第72-75页 |
·模块化组织中的产权安排 | 第75-86页 |
·资源位与模块化组织中的产权问题 | 第76-78页 |
·模块化组织合作剩余的分享 | 第78-82页 |
·产业标准竞争与收益 | 第82-86页 |
·小结 | 第86-88页 |
第6章 模块化组织中的社会资本与非正式约束 | 第88-104页 |
·引言 | 第88-89页 |
·模块化组织中的互惠原则 | 第89-94页 |
·互惠与模块化组织合作的扩展 | 第89-91页 |
·强互惠与模块化组织的合作秩序 | 第91-94页 |
·模块化组织中的信用机制 | 第94-97页 |
·信用机制及其功能 | 第94-96页 |
·信用机制的作用机理 | 第96-97页 |
·模块化组织中的声誉机制 | 第97-103页 |
·声誉的内涵及其来源 | 第98-99页 |
·声誉机制的作用机理 | 第99-101页 |
·榜样与群体中的示范效应 | 第101-103页 |
·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7章 组织模块化条件下的垄断与竞争 | 第104-127页 |
·引言 | 第104页 |
·模块化组织的边界 | 第104-108页 |
·分工、学习效应与模块化组织的边界 | 第105-106页 |
·知识、信息与模块化组织的边界 | 第106-107页 |
·契约、交易费用与模块化组织的边界 | 第107-108页 |
·组织模块化条件下的垄断 | 第108-117页 |
·横向一体化的模块化垄断结构 | 第109-111页 |
·模块化垄断结构的性质 | 第111-114页 |
·边际成本递减与模块化产品定价 | 第114-117页 |
·组织模块化条件下的竞争 | 第117-125页 |
·产品内竞争与品牌内竞争 | 第118-122页 |
·组织模块化条件下的可竞争性 | 第122-125页 |
·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8章 模块化组织与中国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 第127-159页 |
·引言 | 第127-128页 |
·我国制造业模块化组织的现状考察 | 第128-139页 |
·参与全球模块化分工程度不断提高 | 第129-131页 |
·参与模块化分工企业的规模小,行业聚集程度不高 | 第131-134页 |
·电子信息制造业参与全球模块化分工程度高 | 第134-137页 |
·企业多处于模块化价值链的低端 | 第137-139页 |
·完善模块化组织内部治理促进我国制造业优化升级 | 第139-150页 |
·明确和提升企业在模块化组织中的定位 | 第139-142页 |
·完善组织信息结构提高创新能力 | 第142-143页 |
·利用柔性契约网络寻求组织合作的扩展 | 第143-146页 |
·注重社会资本的积累与培育 | 第146-150页 |
·健全模块化组织外部治理优化我国制造业升级环境 | 第150-157页 |
·以合理推定原则审视垄断问题 | 第150-152页 |
·用模块化的方法促进竞争 | 第152-153页 |
·重点扶持模块化价值链两端企业 | 第153-157页 |
·小结 | 第157-159页 |
第9章 结论 | 第159-163页 |
·文章的主要结论 | 第159-162页 |
·文章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第162-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8页 |
致谢 | 第178-179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79-180页 |
附录B 一些重要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180-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