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 终身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 第9-10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3页 |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第12页 |
·是农民教育理论发展的重大任务 | 第12页 |
·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 | 第12-13页 |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国内外对终身教育研究较多非常重视 | 第13-14页 |
·国内关于农民终身教育的研究较少 | 第14-15页 |
·研究缺乏系统性 | 第15页 |
4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5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5-17页 |
·文献法 | 第16页 |
·历史研究法 | 第16页 |
·个案分析法 | 第16页 |
·比较法 | 第16页 |
·统计分析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构建我国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9-21页 |
2 成人教育理论 | 第21-22页 |
3 终身教育思想 | 第22-25页 |
第三章 构建我国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 第25-30页 |
1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 第25-26页 |
2 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 | 第26-27页 |
3 是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的有力保证 | 第27-28页 |
4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我国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内容构建难点及有利条件 | 第30-44页 |
1 我国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内容 | 第30-31页 |
2 我国农民终身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31-41页 |
·目前我国农民终身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1-37页 |
·农村人口素质偏低 | 第31-33页 |
·义务教育发展不均 | 第33-34页 |
·农村非义务国民教育发展缓慢 | 第34-36页 |
·观念落后 | 第36-37页 |
·目前我国农民终身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7-41页 |
·教育投入少 | 第37-38页 |
·师资队伍总体素质不高 | 第38-39页 |
·教育自然性需求弱 | 第39-40页 |
·教育内容与教育模式滞后 | 第40-41页 |
3 我国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难点 | 第41-42页 |
·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 第41页 |
·资金投入上的不足 | 第41-42页 |
·教育资源上的缺乏 | 第42页 |
·评价体系上的欠缺 | 第42页 |
4 推进我国农民终身教育的有利条件 | 第42-44页 |
·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高度重视 | 第42-43页 |
·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终身教育创造了条件 | 第43页 |
·信息化时代为农民终身教育带来了积极影响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构建我国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44-51页 |
1 建立农民终身教育支撑保障体系 | 第44-47页 |
·完善终身教育管理体制 | 第44-45页 |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 第44-45页 |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 第45页 |
·加强理论研究 | 第45页 |
·强化制度保障 | 第45-47页 |
·普遍建立农村生活最低保障制度 | 第45-46页 |
·改革农村劳动就业制度 | 第46-47页 |
·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 | 第47页 |
2 加强农民终身教育法制建设 | 第47-48页 |
3 开发农民终身教育资源 | 第48-50页 |
·完善农村开展终身教育的阵地 | 第48页 |
·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 第48-49页 |
·加快推进农民教育信息化进程 | 第49页 |
·加强学术研究 | 第49-50页 |
4 设计农民终身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50-51页 |
·创建有利于农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激励机制 | 第50页 |
·制定农民终身教育体系评价监控机制 | 第50页 |
·建立农民终身教育认证制度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