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写词 | 第8-12页 |
1 前言 | 第12-20页 |
·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第12-16页 |
·SSR分子标记技术的特征 | 第12-13页 |
·SSR多态性产生的机理 | 第13页 |
·PCR扩增SSR位点的引物来源 | 第13-14页 |
·SSR的PCR扩增 | 第14-15页 |
·SSR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15页 |
·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广泛应用 | 第15-16页 |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在茶树种质资源遗传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在茶树种质与品种鉴别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在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 | 第18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1-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DNA提取方法 | 第22-23页 |
·DNA质量与浓度测定 | 第23-24页 |
·茶树SSR引物设计 | 第24-27页 |
·SSR引物来源 | 第24页 |
·SSR引物设计 | 第24-27页 |
·SSR技术的优化建立 | 第27-29页 |
·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27页 |
·PC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7页 |
·PCR扩增产物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银染检测 | 第27-29页 |
·PCR扩增产物的毛细管电泳 | 第29页 |
·SSR引物筛选 | 第29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9页 |
·多态性数据整理 | 第29页 |
·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分析 | 第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8页 |
·DNA模板的质量与浓度检测 | 第29-32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模板的质量与浓度 | 第30-32页 |
·DNA的酶切效果分析 | 第32页 |
·茶树SSR分析技术体系的建立 | 第32-36页 |
·最佳模板浓度 | 第32页 |
·最佳Mg~(++)浓度 | 第32-35页 |
·最佳引物浓度 | 第35页 |
·最佳dNTPs浓度 | 第35-36页 |
·最佳SSR-PCR反应体系 | 第36页 |
·SSR引物筛选与最佳退火温度确定 | 第36-39页 |
·SSR引物筛选 | 第36-38页 |
·引物最适退火温度确定 | 第38-39页 |
·SSR标记分析茶树品种的遗传多态性 | 第39-48页 |
·SSR引物与43个茶树品种(系)的扩增 | 第39-41页 |
·茶树品种(系)的SSR指纹分析 | 第41-43页 |
·茶树品种(系)的SSR遗传亲缘关系分析 | 第43-48页 |
4 讨论 | 第48-52页 |
·SSR体系建立的关键点 | 第48页 |
·影响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显色的技术因素 | 第48-49页 |
·SSR标记技术在茶树遗传亲缘关系研究中的高效性 | 第49页 |
·聚类结果与理论期望值的比较分析 | 第49-52页 |
全文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