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菌类论文

蛹虫草诱变菌株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前言第12-25页
   ·蛹虫草研究现状第12-13页
     ·分类地位与形态特征第12页
     ·蛹虫草的生产栽培第12-13页
   ·食用菌育种现状第13-14页
     ·选择育种第13页
     ·诱变育种第13-14页
     ·杂交育种第14页
     ·原生质体融合第14页
     ·分子生物学技术第14页
   ·食用菌多糖概述第14-19页
     ·食用菌多糖研究现状第14-15页
     ·食用菌多糖的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含量、纯度的测定第15-16页
     ·多糖的结构分析第16-17页
     ·多糖的高级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第17-18页
     ·虫草多糖的研究第18-19页
   ·食用菌多糖的生物功能第19-24页
     ·抗肿瘤第19-20页
     ·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第20页
     ·健胃保肝第20页
     ·抗氧化作用第20-24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37页
   ·供试菌种第25页
   ·培养基第25-37页
     ·斜面种子培养基第25页
     ·PDA 加富培养基第25页
     ·液体种子培养基第25页
     ·液体发酵培养基第25页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第25-26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5-26页
     ·主要试剂第26页
   ·试验方法第26-37页
     ·蛹虫草的液体培养第26-27页
     ·蛹虫草孢子悬液紫外线诱变第27页
     ·菌丝体生物量测定第27页
     ·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第27-29页
     ·多糖的分离第29页
     ·蛹虫草SU5-8 多糖(胞内及胞外)的提取第29-31页
       ·胞内多糖PB 试验第29-30页
       ·胞外多糖 PB 试验第30页
       ·响应面优化第30-31页
     ·蛹虫草诱变菌株SU5-8 体外抗氧化能力第31-32页
     ·蛹虫草SU5-8 体内抗氧化能力第32-3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7-60页
   ·紫外线诱变蛹虫草孢子选育多糖高产菌株第37-39页
     ·蛹虫草孢子诱变效应曲线及紫外线诱变剂量的选择第37页
     ·诱变菌株和出发菌株多糖含量测定及生长情况第37-39页
     ·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分析第39页
   ·蛹虫草胞内、胞外多糖提取优化第39-48页
     ·PB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9-41页
     ·响应面法结果及分析第41-48页
   ·蛹虫草SU5-8 IPS 和EPS 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第48-51页
     ·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第48-49页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第49-50页
     ·对DPPH 的清除能力第50页
     ·还原力的测定第50-51页
   ·蛹虫草SU5-8 胞外多糖(EPS)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第51-55页
     ·对小鼠组织和全血SOD 活性的影响第51-52页
     ·对小鼠组织和全血MDA 含量的影响第52-54页
     ·对小鼠组织和全血GSH-Px 活性的影响第54-55页
   ·蛹虫草SU5-8 胞内多糖(IPS)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第55-60页
     ·对小鼠组织和全血SOD 活性的影响第55-56页
     ·对小鼠组织和全血MDA 含量的影响第56-58页
     ·对小鼠组织和全血GSH-Px 活性的影响第58-60页
4 讨论第60-63页
   ·紫外线诱变育种第60页
   ·多糖的提取条件第60页
   ·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第60-61页
   ·多糖含量的测定第61页
   ·抗氧化能力第61-63页
5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反向重复结构转基因及其侧翼序列转化获得双抗病毒转基因烟草
下一篇:马铃薯玉米套作下的控释肥应用与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