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前言 | 第7-11页 |
| §0.1 选题的缘由 | 第7-8页 |
| §0.2 问题的陈述 | 第8-10页 |
| ·知识网络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 ·相关概念的异同 | 第9-10页 |
| ·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0页 |
| §0.3 研究的意义及趋势 | 第10-11页 |
| 第1章 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概况 | 第11-21页 |
| §1.1 对"知识网络"观点的理论支持 | 第11-16页 |
| ·联结主义模型理论 | 第11-13页 |
| ·语义网络模式理论 | 第13-14页 |
| ·图式理论 | 第14-16页 |
| §1.2 网络结构理论对数学学习研究的推动作用 | 第16-21页 |
| ·概念图和CPFS结构 | 第16-17页 |
| ·数学理解 | 第17-19页 |
| ·学困生知识结构的诊断及塑造 | 第19-21页 |
| 第2章 研究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 第21-28页 |
| §2.1 研究准备——初等函数教学内容及安排体系的梳理 | 第21-22页 |
| ·学生的函数观念早期得到渗透 | 第21页 |
| ·中学函数内容安排为两个阶段 | 第21-22页 |
| §2.2 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 | 第22-26页 |
| ·调查目的 | 第22页 |
| ·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 第22页 |
| ·调查的理论依据与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 ·问卷的设计与调整 | 第24页 |
| ·调查与统计中的对象涵义 | 第24-26页 |
| §2.3 个案研究方式 | 第26-28页 |
| 第3章 预调查及相关讨论 | 第28-32页 |
| §3.1 预调查的实施 | 第28页 |
| §3.2 预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 §3.3 正式调查问卷的形成 | 第29-32页 |
| 第4章 函数知识网络的调查 | 第32-72页 |
| §4.1 函数知识网络情况的整体分析 | 第33-50页 |
| ·以"①函数"作为原始对象的知识网络的调查 | 第33-37页 |
| ·以"②y=f(x)"作为原始对象的知识网络调查 | 第37-38页 |
| ·以"③映射"作为原始对象的知识网络调查 | 第38-40页 |
| ·以"④方程"作为原始对象的知识网络调查 | 第40-41页 |
| ·以"⑤y=x~2-3x+2"作为原始对象的知识网络调查 | 第41-43页 |
| ·以"⑥x~2-3x+2=0"作为原始对象的知识网络调查 | 第43-44页 |
| ·以⑤⑥作为原始对象的知识网络的对比分析 | 第44-45页 |
| ·以"⑦一次函数图象"作为原始对象的知识网络调查 | 第45-47页 |
| ·以"⑧二次函数图象"作为原始对象的知识网络调查 | 第47-49页 |
| ·以⑨作为原始对象的知识网络调查 | 第49-50页 |
| §4.2 不同年级学生知识网络情况的比较分析 | 第50-59页 |
| ·联想对象总数与有效联想数的比较 | 第50-55页 |
| ·不同年级学生知识网络联想内容的比较 | 第55-59页 |
| §4.3 男、女生知识网络情况的比较分析 | 第59-62页 |
| ·以"①函数"作为基点的比较 | 第59-60页 |
| ·以"⑧二次函数图像"作为基点的比较 | 第60-62页 |
| ·初步推断及存在问题 | 第62页 |
| §4.4 绩优生与绩差生知识网络情况的比较分析 | 第62-65页 |
| §4.5 函数知识网络现状的研究结论 | 第65-72页 |
| ·学生知识网络状况的整体分析 | 第65-66页 |
| ·不同年级学生知识网络情况的比较分析 | 第66-70页 |
| ·男、女生知识网络情况的比较分析 | 第70-71页 |
| ·绩优生与绩差生知识网络情况的比较分析的结论 | 第71-72页 |
| 第5章 个案分析 | 第72-81页 |
| §5.1 对个案的研究的主要角度 | 第72-73页 |
| §5.2 高一"女生M"函数知识网络特点分析 | 第73-74页 |
| §5.3 高一"男生N"函数知识网络特点分析 | 第74-76页 |
| §5.4 高二"男生W"函数知识网络特点分析 | 第76页 |
| §5.5 高二"女生X"函数知识网络特点分析 | 第76-77页 |
| §5.6 高三"男生Y"函数知识网络特点分析 | 第77-78页 |
| §5.7 高三"男生Z"映射知识网络特点分析 | 第78-79页 |
| §5.8 个案分析的结论小结 | 第79-81页 |
| 第6章 初、高中学生函数知识网络的比较 | 第81-83页 |
| 第7章 思考和建议 | 第83-85页 |
| 1.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 第83页 |
| 2.学习应“学而有法” | 第83-85页 |
| 结束语 | 第85-86页 |
| 附录:调查问卷样卷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 后记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