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稻麦胚乳游离核分裂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胚乳的发育类型 | 第8页 |
·胚乳游离核的发生与分裂 | 第8-9页 |
·胚乳的细胞学特征 | 第9-10页 |
·胚乳与胚的关系 | 第10-11页 |
·反足细胞 | 第11-12页 |
·胚囊的营养供应 | 第12-13页 |
·影响胚乳游离核分裂的影响因子 | 第13页 |
·温度对胚乳游离核分裂的影响 | 第13页 |
·氮素对水稻胚乳游离核分裂的影响 | 第13页 |
·种与品种对游离核分裂周期的影响 | 第1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16页 |
·供试材料 | 第14页 |
·开花时间的标记 | 第14页 |
·试验处理设置 | 第14-15页 |
·氮素处理 | 第14页 |
·温度处理 | 第14页 |
·限源处理 | 第14页 |
·限库处理 | 第14-15页 |
·水分胁迫处理 | 第15页 |
·游离核的分裂相与染色体数的观察 | 第15页 |
·游离核数目的测定及其分裂周期的计算 | 第15-16页 |
·结构观察 | 第1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6-37页 |
·游离核的发生与发展 | 第16-20页 |
·游离核的发生 | 第16-17页 |
·游离核的结构 | 第17-18页 |
·合胞体与胚乳囊的形成 | 第18-20页 |
·游离核的分裂 | 第20-25页 |
·游离核的异常 | 第25页 |
·稻麦反足细胞的形态变化 | 第25-30页 |
·麦类的反足细胞 | 第25-28页 |
·水稻的反足细胞 | 第28-30页 |
·不同处理对稻麦胚乳游离核分裂的影响 | 第30-34页 |
·氮素对胚乳游离核分裂的影响 | 第30页 |
·温度对胚乳游离核分裂的影响 | 第30-31页 |
·源库处理对胚乳游离核分裂的影响 | 第31-32页 |
·水分处理对水稻游离核分裂的影响 | 第32页 |
·种与品种对胚乳游离核分裂的影响 | 第32-33页 |
·分期播种对小麦胚乳游离核分裂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处理对稻麦胚乳囊形态大小的影响 | 第34-37页 |
·同期播种的大、小麦的胚乳囊形态大小 | 第34-35页 |
·氮素营养对胚乳囊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温度对胚乳囊生长的影响 | 第36页 |
·分期播种对胚乳囊生长的影响 | 第36-37页 |
·源库处理对小麦胚乳囊生长的影响 | 第37页 |
4 讨论 | 第37-41页 |
·游离核分裂的多样性 | 第37-38页 |
·游离核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之间的关系 | 第38页 |
·游离核存在的意义 | 第38页 |
·游离核的分裂速度与所处的空间大小有关 | 第38-39页 |
·游离核期胚乳养分的供应 | 第39页 |
·影响胚乳游离核分裂的因素及控制 | 第39-41页 |
5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