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前言 | 第7-12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0页 |
·论文思路 | 第10-12页 |
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2-19页 |
·系统要求分析 | 第12-13页 |
·系统开发思路 | 第13-15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15-16页 |
·Windows CE,PocketPC2002简介 | 第15页 |
·EVC简介 | 第15-16页 |
·系统运行环境 | 第16-17页 |
·硬件环境 | 第16-17页 |
·软件环境 | 第17页 |
·友好界面设计 | 第17-19页 |
3 PDA与全站仪通讯控制模块实现原理与方法 | 第19-28页 |
·全站仪与PDA间的串行通讯技术简介 | 第19-22页 |
·异步通讯的基本构成 | 第20-21页 |
·异步通讯的通讯参数 | 第21-22页 |
·TOPCON全站仪的AT指令集 | 第22-23页 |
·PDA与TOPCON全站仪的实时通讯过程 | 第23页 |
·程序实现中重要API函数介绍 | 第23-25页 |
·程序实现方法 | 第25-28页 |
4 掌上测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28-46页 |
·设计思路与流程 | 第28-30页 |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 第30-34页 |
·Windows映像方式 | 第30-31页 |
·图形显示原理—坐标变换 | 第31-33页 |
·图形刷新 | 第33-34页 |
·常用自定义函数类实现 | 第34-35页 |
·测站设置功能实现 | 第35-36页 |
·碎部测量功能实现 | 第36-38页 |
·坐标解算 | 第36-38页 |
·数据存储 | 第38页 |
·图形显示 | 第38页 |
·地物连接功能实现 | 第38-43页 |
·地形要素分类与编码 | 第39-40页 |
·地物符号的自动绘制 | 第40-42页 |
·程序实现方法 | 第42-43页 |
·常用工具实现方法 | 第43-46页 |
·对象捕捉 | 第43-44页 |
·图形缩放与漫游 | 第44-46页 |
5 野外数据后处理模块的编程实现 | 第46-51页 |
·VISUAL AUTO LISP、MD6.0简介 | 第46-47页 |
·自动成图实现方法 | 第47-5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1-54页 |
·总结 | 第51-52页 |
·展望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