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问题—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5-9页 |
·中国社会教育改革背景 | 第5-6页 |
·葫芦岛市第六高级中学发展现状 | 第6-7页 |
·从高考大纲到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分析 | 第7-9页 |
2. 高中生心理特点 | 第9-11页 |
3. 高中物理“问题——实践”教学模式理论基础 | 第11-19页 |
·问题教学理论 | 第11-13页 |
·问题教学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问题教学的特点 | 第12-13页 |
·问题教学的系统控制图 | 第13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3-16页 |
·建构主义关于问题教学的基本观点 | 第14-15页 |
·建构主义关于实践教学的观点 | 第15-16页 |
·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 第16-19页 |
4. 高中物理“问题——实践”教学模式界定 | 第19-27页 |
·实践的界定 | 第19-23页 |
·实践包含的内容 | 第19-21页 |
·高中物理“问题-实践”教学模式中实践的界定 | 第21-23页 |
·问题教学模式 | 第23-26页 |
·高中物理“问题——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要点 | 第26-27页 |
5. 高中物理“问题——实践”教学内容 | 第27-39页 |
·课题教学内容 | 第27-32页 |
·教学框架 | 第27-30页 |
·师生交流,正确归因 | 第30-32页 |
·高中物理“问题—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举例 | 第32-39页 |
6. 高中物理“问题——实践”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 第39-47页 |
·定性方面评价 | 第39-42页 |
·定量方面评价 | 第42-45页 |
·总结 | 第45-47页 |
英文摘要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一:学生课前预习报告中物理问题摘录 | 第50-51页 |
附录二:分层习题举例(单摆) | 第51-53页 |
附录三:归因分析调查表部分摘录 | 第53-54页 |
附录四:学生学习物理心理状态评价调查表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