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6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关于玉米生产现状的研究 | 第13-17页 |
·世界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 第13-15页 |
·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及存在问题 | 第15-17页 |
·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 | 第17-19页 |
·能量分析 | 第19-24页 |
·能流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能值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物流分析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研究区概况与品种选择 | 第26页 |
·实验设计 | 第26-27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7-29页 |
·超高产玉米生理指标的动态观测 | 第27页 |
·超高产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能流与能值分析 | 第27-28页 |
·超高产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物流分析 | 第28页 |
·超高产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51页 |
·超高产玉米生理指标的动态观测 | 第29-39页 |
·单株叶面积的动态变化 | 第29-30页 |
·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 第30-31页 |
·光照强度 | 第31-33页 |
·干物质及有机养分的动态变化 | 第33-37页 |
·产量性状分析 | 第37-39页 |
·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分析 | 第39-45页 |
·农田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 第39-41页 |
·农田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 第41-43页 |
·农田生态系统物流分析 | 第43-45页 |
·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 第45-51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45-48页 |
·生态效益分析 | 第48-49页 |
·社会效益分析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