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引言 | 第8页 |
|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8-9页 |
| ·本文创新点和意义 | 第9页 |
| ·全文结构安排 | 第9-12页 |
| 第二章 OFDM系统及同步技术概述 | 第12-32页 |
| ·OFDM发展历史 | 第13页 |
| ·OFDM的基本原理 | 第13-18页 |
| ·系统特征 | 第14页 |
| ·具有循环前缀的 OFDM | 第14-17页 |
| ·OFDM系统实现的组成 | 第17-18页 |
| ·信道噪声和衰落 | 第18页 |
| ·OFDM的技术特点 | 第18-20页 |
| ·OFDM的关键技术 | 第20-32页 |
| ·编码技术 | 第20-21页 |
| ·峰值功率平均功率比的降低方法 | 第21页 |
| ·信道估计 | 第21-22页 |
| ·同步技术 | 第22-32页 |
| ·定时同步技术 | 第23-27页 |
| ·载波频率同步技术 | 第27-30页 |
| ·采样频率同步技术 | 第30-31页 |
| ·OFDM传输系统对同步的要求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IEEE 802.11 A WLAN系统物理层仿真实现 | 第32-42页 |
| ·系统物理层规范及帧结构 | 第32-34页 |
| ·IEEE 802.11 a WLAN 系统物理层规范 | 第32-33页 |
| ·IEEE 802.11a的帧结构和前导结构 | 第33-34页 |
| ·OFDM系统模型 | 第34-35页 |
| ·IEEE802.11¤物理层的 MATLAB实现 | 第35-40页 |
| ·仿真工具 | 第35页 |
| ·仿真的信道模型 | 第35-40页 |
| ·发送部分 | 第37-38页 |
| ·信道部分 | 第38-39页 |
| ·接收部分 | 第39-40页 |
| ·数据统计部分 | 第40页 |
| ·系统仿真结果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OFDM系统定时同步技术 | 第42-54页 |
| ·引言 | 第42-43页 |
| ·基于训练符号的定时同步方案 | 第43-49页 |
| ·T. Schmidl & D. Cox 算法描述 | 第43-45页 |
| ·H. Minn 算法描述 | 第45-46页 |
| ·改进算法 | 第46-49页 |
| ·仿真分析 | 第49-54页 |
| ·仿真参数设置 | 第49-50页 |
| ·测度仿真比较 | 第50-51页 |
| ·均值与方差仿真比较 | 第51-54页 |
| 第五章 频率同步 | 第54-62页 |
| ·引言 | 第54-55页 |
| ·基于训练符号的 OFDM突发传输系统载波频率捕获方法 | 第55-60页 |
| ·Moose 算法 | 第56-57页 |
| ·系统设计的频率同步方案 | 第57-58页 |
| ·细同步算法 | 第58-60页 |
| ·粗频率同步算法 | 第60页 |
| ·仿真性能分析 | 第60-62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 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