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化MRI永磁系统的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目的意义 | 第8-9页 |
·永磁低场强开放式 MRI 的进展 | 第9-10页 |
·磁路设计的进展 | 第10页 |
·本研究的工作 | 第10-12页 |
第二章 设计的基本原理 | 第12-17页 |
·基本理论依据 | 第12-14页 |
·磁荷模型 | 第14页 |
·电流模型 | 第14-15页 |
·磁介质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磁系统的结构设计与磁场计算简介 | 第17-25页 |
·磁性材料的选择 | 第17-18页 |
·稀土永磁材料的特点 | 第18页 |
·磁系统结构的分析 | 第18-20页 |
·磁系统结构设计的原则 | 第18-19页 |
·新型稀土永磁系统结构 | 第19-20页 |
·磁场的分析计算方法 | 第20-23页 |
·有限差分法 (FDM) | 第21页 |
·有限元法 (FEM) | 第21-22页 |
·边界元法 (BEM) | 第22页 |
·几种方法的比较 | 第22-23页 |
·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23-25页 |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23页 |
·优化设计方法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小型化核磁共振 (MRI) 永磁系统设计 | 第25-44页 |
·引言 | 第25页 |
·MRI 基本原理 | 第25-29页 |
·MRI 磁路结构设计分析 | 第29-30页 |
·MRI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 | 第30页 |
·MRI 磁系统的要求 | 第30-31页 |
·永磁材料的选择 | 第31页 |
·Maxwell 3D/2D 简介 | 第31-32页 |
·Maxwell 3D/2D 的使用 | 第31-32页 |
·小型化共振成像主磁场系统的设计分析 | 第32-44页 |
·混合逆方法 | 第32-41页 |
·结论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49页 |
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