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25页 |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概念界定 | 第9-13页 |
| ·跨国公司的涵义 | 第9-11页 |
| ·“R&D”的涵义 | 第11-12页 |
| ·战略意图的涵义 | 第12-13页 |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21页 |
| ·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研究 | 第13-15页 |
| ·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的研究状况 | 第15-18页 |
| ·跨国公司同大学之间的R&D合作研究 | 第18-21页 |
| ·论文假设、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21-25页 |
| ·论文假设 | 第21-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2-25页 |
| 2 跨国公司R&D全球化及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 | 第25-37页 |
| ·跨国公司R&D全球化 | 第25-28页 |
| ·经济与科技全球化 | 第25页 |
| ·跨国公司R&D全球化 | 第25-28页 |
| ·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 | 第28-35页 |
| ·跨国公司在华R&D的发展阶段 | 第28-29页 |
| ·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的特征 | 第29-32页 |
|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方式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3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的研发合作 | 第37-42页 |
|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的R&D合作现状 | 第37-39页 |
|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R&D合作的模式 | 第39-41页 |
| ·委托合同模式 | 第39页 |
| ·联合研发模式 | 第39-40页 |
| ·共建研发机构模式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IBM公司与我国高校R&D合作的案例分析 | 第42-51页 |
| ·IBM公司与我国高校R&D合作的案例分析 | 第42-49页 |
| ·IBM公司简介 | 第42页 |
| ·IBM在中国 | 第42-43页 |
| ·IBM公司与中国大学的研发合作 | 第43-45页 |
| ·案例分析总结 | 第45-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5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R&D合作的运作模型及其运用 | 第51-62页 |
| ·跨国公司与高校R&D合作的运作模型 | 第51-54页 |
| ·探索阶段 | 第51页 |
| ·发展阶段 | 第51-52页 |
| ·成熟阶段 | 第52-54页 |
| ·跨国公司与高校R&D合作的运作模型之运用 | 第54-61页 |
| ·德州仪器与我国高校的R&D合作 | 第54-56页 |
| ·摩托罗拉公司与我国高校的R&D合作 | 第56-58页 |
| ·日本 SMC Corporation与高校的R&D合作 | 第58-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6 结论 | 第62-64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63页 |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本人在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