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阀控铅酸蓄电池早期容量衰减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2页
   ·铅酸蓄电池的概况第8-9页
     ·铅酸蓄电池的发展第8-9页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第9页
     ·铅酸蓄电池的主要品种及其分类第9页
   ·阀控铅酸(VRLA)蓄电池的发展第9-12页
     ·VRLA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0-11页
     ·VRLA电池的优点第11页
     ·VRLA电池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VRLA电池早期容量衰减(PCL)的原因第12-15页
     ·“无锑效应”第12页
     ·界面电阻第12页
     ·正极活性物质失效第12-13页
     ·硫酸电解液分层第13-15页
   ·VRLA电池添加剂的研究概况第15-21页
     ·正极活性物质添加剂第15-18页
     ·电解液添加剂第18-20页
     ·复合添加剂第20-21页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22-29页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2-23页
     ·实验药品第22页
     ·实验仪器第22-23页
   ·实验电池的制备第23-26页
     ·板栅的制造第24-25页
     ·铅粉的制造第25页
     ·铅膏的和制第25页
     ·涂板第25页
     ·极板的固化干燥第25-26页
     ·电池的组装与化成第26页
   ·实验电池的性能测试方法第26-27页
     ·容量与寿命测试第26-27页
     ·不同倍率放电性能测试第27页
     ·荷电保持能力测试第27页
     ·低温性能测试第27页
     ·析气量测试第27页
   ·电池极板上下部分酸度测试第27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第27-28页
   ·X射线衍射(XRD)测试第28页
   ·循环伏安曲线(CV)测试第28页
   ·交流阻抗(CV)测试第28-29页
第三章 VRLA电池早期容量衰减原因的研究第29-38页
   ·前言第29-30页
   ·实验方法第30-31页
     ·电池极板上下部分酸密度测试第30页
     ·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微观形貌与相结构测试第30页
     ·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第30-31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酸密度测试第31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第31-33页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33-34页
     ·循环伏安(CV)与交流阻抗(IMP)测试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VRLA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第38-49页
   ·电解液添加剂的循环伏安测试第38-41页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38页
     ·实验方法及原理第38-39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9-41页
   ·VRLA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实验第41-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VRLA电池胶体电解液的研究第49-61页
   ·实验方法与原理第49-50页
     ·胶体电解液电池的制备第49-50页
     ·胶体电解液的作用原理第50页
     ·实验电池性能测试第50页
     ·实验电池极板上下部分酸密度测试第50页
     ·正极活性物质的性能测试第50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0-59页
     ·不同倍率放电性能测试第50-52页
     ·析气量测试第52-53页
     ·低温放电性能测试第53页
     ·容量与寿命测试第53-54页
     ·荷电保持能力测试第54-56页
     ·酸密度测试第56-57页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第57-58页
     ·X射线衍射分析第58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麦耐盐机理及部分耐盐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下一篇:铁路信号电源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