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论违约金适用中的法律问题

提 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页
一、违约金的立法模式与性质第7-14页
 (一) 违约金的立法模式第8-10页
  1、大陆法系的相关规定第8页
  2、英美法系的相关规定第8-9页
  3、我国法律中的违约金规定第9-10页
 (二) 违约金的性质第10-14页
  1、补偿性违约金第11-12页
  2、惩罚性违约金第12页
  3、我国《合同法》中违约金的性质第12-14页
二、违约金适用中常见的法律问题第14-21页
 (一) 违约金与其他违约责任形式的适用关系第14-19页
  1、违约金与定金第15-16页
  2、违约金与实际履行第16-17页
  3、违约金与损害赔偿第17-19页
  4、违约金与解除合同第19页
 (二) 违约金与特定违约行为的对应关系第19-20页
 (三) 违约金与合同标的的比例关系问题第20-21页
三、违约金的调整第21-35页
 (一) 违约金调整的理论依据及各国法律中关于违约金调整的相关规定第21-23页
 (二) 违约金调整的意义第23-25页
 (三) 违约金调整的启动第25-26页
 (四) 部分违约与违约金的调整第26-32页
  1、部分违约第26-30页
  2、部分违约的类型第30-32页
 (五) 违约金调整时应考虑的因素第32-33页
  1、调整违约金时应当考虑当事人的主观过错性质及程度第32-33页
  2、调整违约金时可以考虑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第33页
  3、考虑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的损失第33页
  4、考虑违约方因为违约行为所得的利益或好处第33页
  5、考虑违约方的经济财产状况第33页
 (六) 司法实践中对“过分高于”的判定及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第33-35页
四、关于违约金适用制度完善的建议第35-37页
 (一) 进一步明确违约金与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关系第35-36页
 (二) 区分违约形态,将违约金与特定的违约形态相联系第36页
 (三) 适当扩大违约金的表现形式第36页
 (四) 明确与违约金调整有关的程序问题第36-37页
 (五) 为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提供依据第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详细摘要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大城市危机管理协调体系研究
下一篇:基于.NET的进销存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