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动机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 | 第11-14页 |
第二章 环境心理学研究发展历史 | 第14-20页 |
·萌芽时期(1960年以前) | 第14-15页 |
·形成时期(1960-1980) | 第15-17页 |
·发展时期(1980-2000) | 第17页 |
·国内研究发展回顾 | 第17-18页 |
·认知心理学的产生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城市公园环境认知研究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环境知觉理论 | 第20-23页 |
·格式塔(Gestalt)知觉理论 | 第20-21页 |
·透镜理论(lens model) | 第21-22页 |
·生态知觉理论(ecologioal theory of perception) | 第22页 |
·三种认知理论的关系 | 第22-23页 |
·环境适应与变化知觉 | 第23页 |
·环境认知理论 | 第23-26页 |
·环境认知的表象(image) | 第23-24页 |
·环境记忆与学习 | 第24-25页 |
·环境的可意象性 | 第25-26页 |
·环境认知与行为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城市公园景观认知研究内容探讨 | 第28-38页 |
·城市表象 | 第28-29页 |
·建筑表象 | 第29-30页 |
·景观表象探讨 | 第30-38页 |
·视觉感知 | 第30-32页 |
·时空感知 | 第32-34页 |
·文化感知 | 第34-38页 |
第五章 城市公园景观认知研究实例 | 第38-64页 |
·城市公园景观认知研究准备 | 第38-42页 |
·调查方法确定 | 第38页 |
·研究流程 | 第38-39页 |
·研究切入点 | 第39页 |
·调查时间的确定 | 第39-40页 |
·调查场所的选定 | 第40-41页 |
·北京植物园概况 | 第41-42页 |
·资料收集方法一—访问法 | 第42-45页 |
·具体访问方法 | 第42页 |
·访问内容 | 第42页 |
·访问实例 | 第42-45页 |
·资料收集方法二—观察法 | 第45-53页 |
·观察的内容 | 第45-46页 |
·北京植物园游览环境调查 | 第46-50页 |
·北京植物园游人游览情况调查 | 第50-53页 |
·资料收集方法三—问卷调查法 | 第53-55页 |
·标准问卷设计原则 | 第53页 |
·标准问卷内容 | 第53页 |
·问卷调查实施情况 | 第53-54页 |
·调查样本结构分析 | 第54页 |
·游客对公园的游览情况 | 第54页 |
·游客环境感知情况 | 第54页 |
·认知地图草图的设计 | 第54-55页 |
·游人环境感知分析及对设计的指导 | 第55-61页 |
·视觉感知 | 第55-56页 |
·时空感知 | 第56-60页 |
·文化感知 | 第60-61页 |
·影响公园环境感知的因素分析 | 第61-64页 |
·人口因素 | 第61-62页 |
·社会经济阶层 | 第62页 |
·经验和文化 | 第62-63页 |
·物质环境特征 | 第63-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附录一: 问卷详细内容 | 第66-68页 |
附录二: 认知地图考察表一 | 第68-70页 |
附录三: 认知地图考察表二 | 第70-72页 |
附录四: 问卷调查结果汇总 | 第72-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导师简介 | 第82-84页 |
个人简介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