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循环经济研究的历史脉络 | 第9-11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路线 | 第11-13页 |
·基本思路 | 第11页 |
·基本方法 | 第11页 |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循环经济产业概念的定义及构成分析 | 第13-24页 |
·产业的定义与分类 | 第13-14页 |
·产业的定义 | 第13页 |
·当前主流的产业划分方式 | 第13-14页 |
·循环经济产业的定义 | 第14页 |
·循环经济产业的特征分析 | 第14-18页 |
·循环经济产业的产业特性 | 第14-16页 |
·循环产业的结构特性 | 第16-18页 |
·循环经济产业的构成分析 | 第18-24页 |
·生态农业 | 第18-19页 |
·生态工业 | 第19-20页 |
·生态服务业 | 第20页 |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产业 | 第20-24页 |
3 循环经济产业耦合关系分析 | 第24-39页 |
·循环经济产业耦合的驱动力分析 | 第24-26页 |
·自然驱动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驱动力 | 第24页 |
·人为驱动力 | 第24-26页 |
·循环经济产业内耦合关系分析 | 第26-35页 |
·生态农业内部耦合关系分析 | 第26-29页 |
·生态工业内部耦合关系分析 | 第29-31页 |
·生态服务业内部的关联分析 | 第31-34页 |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内部的关联分析 | 第34-35页 |
·循环经济产业间耦合关系分析 | 第35-39页 |
·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间的耦合分析 | 第35-38页 |
·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与静脉产业间的整体耦合分析 | 第38-39页 |
4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规划 | 第39-56页 |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 | 第39-41页 |
·指导思想 | 第39页 |
·基本原则 | 第39页 |
·规划目标 | 第39-40页 |
·规划整体框架 | 第40页 |
·规划的重点 | 第40-41页 |
·生态农业规划 | 第41-44页 |
·规划目标 | 第41页 |
·战略重点 | 第41-43页 |
·重点项目规划 | 第43页 |
·生态农业重点科研项目 | 第43-44页 |
·生态工业规划 | 第44-48页 |
·规划目标 | 第44-45页 |
·长期战略 | 第45-46页 |
·重点任务 | 第46-48页 |
·生态服务业规划 | 第48-51页 |
·规划目标 | 第48-49页 |
·战略重点 | 第49-51页 |
·静脉产业规划 | 第51-56页 |
·指导思想 | 第51页 |
·规划目标 | 第51页 |
·战略重点 | 第51-56页 |
5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 第56-62页 |
·产业政策 | 第56-58页 |
·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政策 | 第56-57页 |
·产业组织政策 | 第57-58页 |
·产业发展政策 | 第58页 |
·经济政策 | 第58-59页 |
·环境资源核算政策 | 第59页 |
·完善现有税收政策 | 第59页 |
·财政投入政策 | 第59页 |
·技术政策 | 第59页 |
·消费政策 | 第59-60页 |
·组织机构保障 | 第60-61页 |
·法律保障 | 第61-62页 |
6 结论与不足之处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9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