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诗教的回归--高中诗歌教学的功能与方法探微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部分 研究的缘起第10-23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16页
  (一) 基于对自己对诗歌教学实践的反思第10-11页
  (二) 基于诗歌教学中传统方法不足的反思第11-13页
  (三)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的思考第13-14页
  (四) 基于其他原因的分析第14-16页
 二. 选题意义、研究原则、研究对象及教材选用第16-21页
  (一) 选题的意义第16-20页
  (二) 研究的原则第20-21页
  (三) 研究的对象第21页
  (四) 教材的选用第21页
 三. 已有研究成果及本文新颖性综述第21-23页
 四. 研究的方法第23页
第二部分 研究的结果第23-50页
 一. 诗教的发展第23-25页
 二. 诗教的功能第25-32页
  1. 培养人文精神第26-28页
  2. 提高审美情趣第28-31页
  3. 了解生活现实第31-32页
 三. 改进诗歌教学的方法第32-49页
  第一. 让诗歌本体回归教学第33-36页
   1. 建立诗歌存在的本质观: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第33-34页
   2. 建立诗歌艺术的创作观:创造意象,营造意境第34-36页
  第二. 让诗人本位回归教学第36-39页
   1. 结合诗人的创作个性来解读诗歌第36-38页
   2. 结合诗人的生活环境来解读诗歌第38-39页
  第三. 让诗歌鉴赏者本人回归教学第39-42页
   1. 调动学生的主动兴趣第39-42页
   2.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第42页
  第四. 让诗歌教学本身回归教学第42-47页
   1. 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钥匙:解读意象,领悟意境第43-44页
   2. 明确教师教学诗歌的身份:以师为导,以生为主第44-47页
  第五. 让诗歌创作本味回归教学第47-49页
   1. 在教学中让学生喜欢诗歌创作第47-48页
   2. 在考评中让学生能够诗歌创作第48-49页
 四. 结语第49-50页
注释第50-51页
参考文献及网址第51-52页
后记(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转导通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铜合金同种及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