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条件下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的研究
1 绪论 | 第1-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 第8-9页 |
·配电网无功优化的意义 | 第9页 |
·配电网无功优化的主要内容和对象 | 第9-10页 |
·配电网无功优化控制方法 | 第10-13页 |
·传统无功优化方法 | 第10-12页 |
·人工智能方法 | 第12-13页 |
·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2 配电网无功优化的理论基础 | 第14-24页 |
·配电网基本概念和分类 | 第14页 |
·配电网接线方式 | 第14-17页 |
·无功补偿及电压调整原则 | 第17页 |
·电力系统电压与无功优化控制 | 第17-19页 |
·电压与无功功率的联系 | 第17-19页 |
·电力系统无功控制的主要手段 | 第19页 |
·无功补偿的作用 | 第19-20页 |
·无功补偿的经济效益 | 第20-24页 |
·无功补偿经济当量 | 第20-21页 |
·无功补偿的效益分析 | 第21-24页 |
3 配电网无功优化的基本理论 | 第24-45页 |
·确定补偿容量的几种方法 | 第24-27页 |
·从提高功率因数需要确定补偿容量 | 第24页 |
·从降低线损需要确定补偿容量 | 第24-26页 |
·从提高运行电压需要确定补偿容量 | 第26-27页 |
·用补偿当量确定补偿容量 | 第27页 |
·补偿容量和位置的优化 | 第27-31页 |
·按网损最小确定补偿容量 | 第27-28页 |
·按年运行费最小原则确定补偿容量 | 第28-29页 |
·按年支出费用最小确定补偿容量 | 第29-30页 |
·按等网损微增率确定补偿容量 | 第30-31页 |
·考虑负荷分布时补偿容量和补偿位置的优化 | 第31-42页 |
·无功负荷均匀分布时补偿容量和补偿位置的确定 | 第31-36页 |
·负荷沿线递增分布时补偿容量和补偿位置的确定 | 第36-39页 |
·无功负荷沿线递减分布时补偿容量和补偿位置的确定 | 第39-41页 |
·无功负荷沿线等腰分布时补偿容量和补偿位置的确定 | 第41-42页 |
·相对分析法确定非均匀分布无功负荷的补偿容量 | 第42-45页 |
·相对分析法的实质和应用 | 第42页 |
·相对分析法化非均匀分布为均匀分布负荷的方法 | 第42-45页 |
4 配电网的无功功率优化 | 第45-63页 |
·引言 | 第45页 |
·末端集中负荷线路最佳分级补偿 | 第45-51页 |
·两判据 | 第46-48页 |
·求解方法 | 第48-49页 |
·在有两个以上大型负荷的线路上最佳分级补偿 | 第49-50页 |
·算例及分析 | 第50-51页 |
·分布负荷线路最佳分散补偿 | 第51-57页 |
·理论分析 | 第51-54页 |
·求解方法 | 第54-55页 |
·算例及分析 | 第55-57页 |
·分布负荷线路固定与投切混合最佳无功补偿 | 第57-63页 |
·求解方法 | 第61页 |
·考虑电压约束时最佳混合补偿求解方法 | 第61-6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6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