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导论 | 第11-30页 |
·人陷入沉沦的生存状态 | 第11-13页 |
·教育陷入异化的实践状态 | 第13-15页 |
·问题析出与研究进路 | 第15-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9-26页 |
·研究意义 | 第26-30页 |
2 教育的人性论基础:人性灵 | 第30-48页 |
·人性:人的生命中先天蕴含的类特性倾向 | 第30-31页 |
·已有人性论的缺陷 | 第31-32页 |
·人的类特性:灵性 | 第32-41页 |
·灵性是人生而蕴含的生命倾向 | 第41-44页 |
·人性灵思想体现了人性的真实面貌 | 第44-48页 |
3 教育的本体:发展人的灵性 | 第48-59页 |
·教育是发展人的灵性的活动 | 第48-52页 |
·教育本体与教育功能 | 第52-57页 |
·教育发展人性应以人性灵作为人性论 | 第57-59页 |
4 教育的目的:引导人进入本真生存 | 第59-103页 |
·本真生存的特征:在生命机理上生存 | 第59-92页 |
·本真生存是教育的目的 | 第92-96页 |
·本真生存的现代性困境 | 第96-103页 |
5 本真的教育:立足于存在性联系,和谐发展知情意 | 第103-147页 |
·本真生存的达成路径 | 第103-106页 |
·如何发展知识:立足于存在性联系和敞开之境建构知的自身 | 第106-114页 |
·如何发展情感:礼教与美育 | 第114-132页 |
·如何发展意志:澄明可能性以立志,调控情感以克己 | 第132-147页 |
6 结语:本真的教育反衬着现实之弊并提示着变革的方向 | 第147-153页 |
·本真的教育可以使灵性至善并打破恶性循环 | 第147-148页 |
·本真的教育因契合于人性灵而成其为本真 | 第148页 |
·本真的教育并不因理想性而失去意义 | 第148-153页 |
致谢 | 第153-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3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