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犯罪的经济学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1 污染环境犯罪行为 | 第8-10页 |
| ·污染环境罪概述 | 第8页 |
| ·污染环境犯罪的立法沿革 | 第8-10页 |
| 2 污染环境犯罪的经济分析 | 第10-14页 |
| ·经济分析法学视角下的污染环境行为 | 第10-11页 |
| ·污染环境行为犯罪化的经济原因分析 | 第11-14页 |
| ·污染环境犯罪的原因错综复杂 | 第11页 |
| ·环境污染犯罪的受害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救济 | 第11-14页 |
| 3 污染环境犯罪的成本分析与刑罚威慑效益 | 第14-19页 |
| ·财产性犯罪的成本分析与刑罚威慑效益 | 第14-16页 |
| ·污染环境犯罪的具体经济分析模型 | 第16-19页 |
| 4 污染环境犯罪的最优刑罚威慑 | 第19-27页 |
| ·污染环境犯罪的相关制度 | 第19页 |
| ·污染环境犯罪的社会成本与最优威慑 | 第19-21页 |
| ·实现最优威慑的刑罚组合 | 第21-25页 |
| ·实现最优威慑的途径 | 第21-22页 |
| ·污染环境犯罪刑罚的经济分析 | 第22-25页 |
| ·重要启示 | 第25-27页 |
| 5 污染环境犯罪立法完善 | 第27-31页 |
| ·提高对污染环境犯罪的惩罚确定性 | 第27-28页 |
| ·通过确立过失危险犯提高查获逮捕概率 | 第27页 |
| ·科学划定污染环境犯罪的定罪标准 | 第27-28页 |
| ·扩大污染环境犯罪的保护范围,细化其罪名 | 第28页 |
| ·提高罚金刑的适用比例,增加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 第28-29页 |
| ·设立禁止从业的资格刑 | 第29-31页 |
| 6 结论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附录 | 第34-35页 |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