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图像编码论文

面向IP网的实时视频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插图索引第9-10页
表格索引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相关研究现状第12-14页
     ·视频解码器的差错检测和差错恢复技术第12页
     ·基于区分服务模型的调度机制第12-13页
     ·视频流量特性与流量控制机制性能分析第13-14页
   ·课题来源第14页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4-15页
   ·论文的主要贡献第15-16页
   ·论文的内容安排第16页
   ·本章小结第16页
 附录:关于本文所用概念的一些说明第16-17页
 参考文献第17-20页
第二章 背景知识第20-35页
   ·视频压缩编解码介绍第20-24页
     ·编码技术第21页
     ·解码技术第21-22页
     ·MPEG-4 简介及其容错措施第22-23页
     ·H.264 简介及其容错措施第23-24页
   ·流量调度第24-26页
     ·分组调度第24-25页
     ·缓冲区管理第25-26页
   ·接纳控制机制第26-28页
   ·视频流量的相关特性及流量模型第28-32页
     ·流量相关特性的数学描述第28-29页
     ·基于相关特性的流量模型第29-32页
     ·流量相关性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第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第三章 优化MPEG-4解码器性能的错误定位方法第35-43页
   ·引言第35页
   ·基于反向可变长编码的解码策略第35-37页
   ·改进的错误发现定位机制的实现第37-39页
     ·针对Intra 型编码的宏块的策略第37-38页
     ·针对P-VOP 的策略第38-39页
     ·算法实现复杂度分析第39页
   ·实验仿真第39-41页
     ·实验设置第39-40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第四章 支持实时视频传输的分组调度机制研究第43-55页
   ·引言第43-44页
   ·DPAA 模型分析及形式化表示第44-46页
   ·DPAA 实现分析第46-48页
     ·队列管理即延时保证第46页
     ·包丢弃机制第46-47页
     ·调度机制第47页
     ·具体实现步骤第47-48页
     ·算法复杂度分析第48页
   ·实验仿真第48-53页
     ·实验设置第48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8-53页
   ·本章小结第53页
 附录1:式(4-5)的推导过程第53-54页
 附录2:关于同时保证丢失率和延时的说明第54页
 参考文献第54-55页
第五章 基于视频流量模型的流量控制机制性能分析第55-71页
   ·引言第55-56页
   ·视频流量特性分析第56-60页
   ·视频流量模型分类第60页
   ·视频流量模型的性能评价标准第60-61页
   ·视频流量模型的排队性能分析第61-62页
     ·实验模型第61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1-62页
   ·流量特性对接纳控制性能的影响第62-68页
     ·接纳控制机制的部署与设置第62-63页
     ·接纳控制机制的实现第63-65页
     ·仿真设置第65-66页
     ·仿真结果第66-67页
     ·性能分析评价第67-68页
   ·视频流量复用研究建议第68页
   ·本章小结第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第六章 实时视频服务的实现第71-97页
   ·实时视频服务系统第71-72页
     ·实时视频服务简介第71-72页
     ·基于IP 的实时视频服务第72页
   ·典型视频服务的解决方案分析第72-76页
     ·解决方案及性能第72-75页
       ·具体实现分析第72-74页
       ·关键技术处理第74-75页
     ·设计原则总结第75-76页
   ·基于IP 网络的视频服务实现框架第76-91页
     ·全IP 网络第76-77页
     ·IETF 对基于IP 网络传输视频信息的相关建议第77页
     ·基于全IP 网络提供实时视频服务的架构第77-79页
     ·框架的传输协议第79-81页
     ·QoS 策略及其分析第81-83页
     ·基于SLA 的自动协商机制第83-88页
       ·DiffServ 网络中基于SLA 交互的优化模型第84页
       ·协商实现策略的模型化描述第84-86页
       ·协商模型的性能分析第86-87页
       ·协商模型的数值验证第87-88页
     ·延时和丢包分析第88-89页
     ·组播的实现第89-90页
     ·安全性考虑第90-91页
   ·基于框架的设计案例第91-94页
     ·实现方案分析第91-93页
     ·关键技术实现第93-94页
   ·本章小结第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97-99页
   ·研究总结第97-98页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格环境下的服务调度机制研究
下一篇:陀螺稳定光电跟踪平台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