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表格索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视频解码器的差错检测和差错恢复技术 | 第12页 |
·基于区分服务模型的调度机制 | 第12-13页 |
·视频流量特性与流量控制机制性能分析 | 第13-14页 |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15-16页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页 |
附录:关于本文所用概念的一些说明 | 第16-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0页 |
第二章 背景知识 | 第20-35页 |
·视频压缩编解码介绍 | 第20-24页 |
·编码技术 | 第21页 |
·解码技术 | 第21-22页 |
·MPEG-4 简介及其容错措施 | 第22-23页 |
·H.264 简介及其容错措施 | 第23-24页 |
·流量调度 | 第24-26页 |
·分组调度 | 第24-25页 |
·缓冲区管理 | 第25-26页 |
·接纳控制机制 | 第26-28页 |
·视频流量的相关特性及流量模型 | 第28-32页 |
·流量相关特性的数学描述 | 第28-29页 |
·基于相关特性的流量模型 | 第29-32页 |
·流量相关性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优化MPEG-4解码器性能的错误定位方法 | 第35-43页 |
·引言 | 第35页 |
·基于反向可变长编码的解码策略 | 第35-37页 |
·改进的错误发现定位机制的实现 | 第37-39页 |
·针对Intra 型编码的宏块的策略 | 第37-38页 |
·针对P-VOP 的策略 | 第38-39页 |
·算法实现复杂度分析 | 第39页 |
·实验仿真 | 第39-41页 |
·实验设置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支持实时视频传输的分组调度机制研究 | 第43-55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DPAA 模型分析及形式化表示 | 第44-46页 |
·DPAA 实现分析 | 第46-48页 |
·队列管理即延时保证 | 第46页 |
·包丢弃机制 | 第46-47页 |
·调度机制 | 第47页 |
·具体实现步骤 | 第47-48页 |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48页 |
·实验仿真 | 第48-53页 |
·实验设置 | 第4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8-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页 |
附录1:式(4-5)的推导过程 | 第53-54页 |
附录2:关于同时保证丢失率和延时的说明 | 第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基于视频流量模型的流量控制机制性能分析 | 第55-71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视频流量特性分析 | 第56-60页 |
·视频流量模型分类 | 第60页 |
·视频流量模型的性能评价标准 | 第60-61页 |
·视频流量模型的排队性能分析 | 第61-62页 |
·实验模型 | 第6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62页 |
·流量特性对接纳控制性能的影响 | 第62-68页 |
·接纳控制机制的部署与设置 | 第62-63页 |
·接纳控制机制的实现 | 第63-65页 |
·仿真设置 | 第65-66页 |
·仿真结果 | 第66-67页 |
·性能分析评价 | 第67-68页 |
·视频流量复用研究建议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第六章 实时视频服务的实现 | 第71-97页 |
·实时视频服务系统 | 第71-72页 |
·实时视频服务简介 | 第71-72页 |
·基于IP 的实时视频服务 | 第72页 |
·典型视频服务的解决方案分析 | 第72-76页 |
·解决方案及性能 | 第72-75页 |
·具体实现分析 | 第72-74页 |
·关键技术处理 | 第74-75页 |
·设计原则总结 | 第75-76页 |
·基于IP 网络的视频服务实现框架 | 第76-91页 |
·全IP 网络 | 第76-77页 |
·IETF 对基于IP 网络传输视频信息的相关建议 | 第77页 |
·基于全IP 网络提供实时视频服务的架构 | 第77-79页 |
·框架的传输协议 | 第79-81页 |
·QoS 策略及其分析 | 第81-83页 |
·基于SLA 的自动协商机制 | 第83-88页 |
·DiffServ 网络中基于SLA 交互的优化模型 | 第84页 |
·协商实现策略的模型化描述 | 第84-86页 |
·协商模型的性能分析 | 第86-87页 |
·协商模型的数值验证 | 第87-88页 |
·延时和丢包分析 | 第88-89页 |
·组播的实现 | 第89-90页 |
·安全性考虑 | 第90-91页 |
·基于框架的设计案例 | 第91-94页 |
·实现方案分析 | 第91-93页 |
·关键技术实现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97-99页 |
·研究总结 | 第97-98页 |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