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性影响及其协整性检验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第11页
 第三节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第11-18页
  一、关于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影响的研究综述第11-14页
  二、关于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协整性分析的方法综述第14-17页
  三、股指期货国内研究动态第17-18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逻辑线索第18-21页
 第五节 本文主要特点和创新第21-23页
第二章 股指期货及其相关理论概述第23-29页
 第一节 股指期货的市场功能第23-25页
  一、价格发现的功能第23页
  二、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功能第23-24页
  三、风险投资的功能第24页
  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第24页
  五、进行组合投资,分散投资风险第24-25页
 第二节 股指期货的主要风险及其成因第25-27页
  一、股指期货市场中的风险的主要类型第25-26页
  二、股指期货中风险的特点第26页
  三、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成因第26-27页
 第三节 持有成本理论第27-29页
第三章 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简述第29-37页
 第一节 我国股指期货的产生背景第29-31页
  一、我国股票市场的单边市状态第29页
  二、股权分置改革为股指期货的产生创造了基本条件第29-30页
  三、沪深300 期指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充分条件第30-31页
 第二节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结构第31-32页
 第三节 我国沪深 300 指数的特点第32-33页
 第四节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现货市场的影响第33-37页
  一、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现货市场的积极影响第33-34页
  二、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现货市场的消极影响第34-37页
第四章 沪深300 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差异性的实证研究第37-56页
 第一节 模型及研究方法第38-43页
  一、ARCH(q)模型第38-40页
  二、GARCH(p, q)模型第40-41页
  三、GARCH 衍生模型第41-43页
 第二节 我国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实证研究第43-48页
  一、直观分析第43-44页
  二、ADF 平稳性检验第44-45页
  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性检验第45-46页
  四、波动丛聚性特征检验第46-47页
  五、杠杆效应检验第47-48页
 第三节 用 GARCH 族模型比较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的波动特征第48-56页
  一、直观分析第48-51页
  二、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性检验第51-52页
  三、对比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的波动丛聚性特征第52-53页
  四、对比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的杠杆效应第53-56页
第五章 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的协整性检验第56-68页
 第一节 模型及研究方法第56-59页
  一、协整检验第56-58页
  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模型第58-59页
 第二节 实证分析第59-68页
  一、数据的选择第59页
  二、直观分析第59-60页
  三、ADF 平稳性检验第60-61页
  四、协整检验第61-62页
  五、误差修正模型第62-64页
  六、GRANGER 因果检验第64-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8-75页
 第一节 结论第68-70页
  一、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有正向减缓的作用第68-69页
  二、我国的股指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在长期协整性关系第69页
  三、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在我国尚未实现第69-70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70-75页
  一、规范现货市场,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第70-71页
  二、增加股指期货的合约品种第71-72页
  三、建立严密的法律与风险监管体系第72-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致谢第78-79页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