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五、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附限制性条件的含义和内容 | 第16-30页 |
第一节 附限制性条件的含义 | 第16-17页 |
一、问题的引出 | 第16页 |
二、附限制性条件的含义 | 第16-17页 |
第二节 附限制性条件的内容 | 第17-25页 |
一、附限制性条件存在的原因 | 第17-18页 |
二、我国关于批准经营者集中附限制性条件的基础 | 第18-20页 |
三、附限制性条件批准的适用前提 | 第20-24页 |
四、附限制性条件批准的作用和特点 | 第24-25页 |
第三节 附限制性条件的种类及优先性 | 第25-30页 |
一、附结构性限制性条件 | 第25-26页 |
二、附非结构性限制性条件 | 第26-27页 |
三、附结构性限制性条件优先于附非结构性限制性条件适用的原理分析 | 第27-30页 |
第三章 附限制性条件的价值、问题与评析 | 第30-34页 |
第一节 价值 | 第30-31页 |
一、附限制性条件可以兼顾经营者集中的效率与市场公平竞争 | 第30页 |
二、附限制性条件的适用有助于经营者预见自己的行为后果 | 第30-31页 |
三、附限制性条件有利于产业的优化发展 | 第31页 |
第二节 对可能导致的问题分析 | 第31-33页 |
一、分析附结构性限制性条件可能导致的问题 | 第31-32页 |
二、分析附加非结构性限制性条件可能导致的问题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对附限制性条件的评析 | 第33-34页 |
一、附限制性条件的产生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33页 |
二、附限制性条件的适用所产生的风险是可以防范的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对商务部公布的个案评析 | 第34-47页 |
第一节 比利时英博公司/美国 AB 公司合并案 | 第34-36页 |
一、公司背景 | 第34-35页 |
二、案情简介 | 第35页 |
三、案例评析 | 第35-36页 |
第二节 辉瑞收购惠氏案 | 第36-38页 |
一、公司背景 | 第36页 |
二、案情简介 | 第36-37页 |
三、案例评析 | 第37-38页 |
第三节 三菱收购璐彩特案 | 第38-40页 |
一、公司背景 | 第38页 |
二、案情简介 | 第38-39页 |
三、案例评析 | 第39-40页 |
第四节 松下收购三洋案 | 第40-43页 |
一、公司背景 | 第40页 |
二、案情简介 | 第40-42页 |
三、案例评析 | 第42-43页 |
第五节 可口可乐/汇源果汁合并案 | 第43-45页 |
一、公司背景 | 第43页 |
二、案情简介 | 第43-44页 |
三、案例评析 | 第44-45页 |
第六节 对上述案件的评析 | 第45-47页 |
一、可以提出附限制性条件的情形 | 第45页 |
二、可以批准的情形 | 第45-47页 |
第五章 附限制性条件批准的标准和建议 | 第47-56页 |
第一节 附限制性条件的标准 | 第48-49页 |
一、附限制性条件的提出时间 | 第48页 |
二、对附限制性条件的要求 | 第48-49页 |
三、提交附限制性条件方案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 第49页 |
第二节 附结构性限制性条件的标准 | 第49-52页 |
一、对资产剥离的要求 | 第49-50页 |
二、对购买人的要求 | 第50-51页 |
三、对剥离义务人的要求 | 第51页 |
四、对受托人的要求 | 第51-52页 |
五、对剥离期限的要求 | 第52页 |
第三节 附非结构性限制性条件的标准 | 第52-53页 |
一、附非结构性限制性条件方案的设计 | 第53页 |
二、行业协会或主管机关的参与 | 第53页 |
第四节 完善附限制性条件的建议 | 第53-56页 |
一、目前我国附限制性条件规定的不足 | 第53-54页 |
二、完善附限制性条件的建议 | 第54-5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