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无霜运行与各时段热工状况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 ·国内外冷库的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 ·蒸发器结霜的研究现状及危害 | 第11-12页 |
| ·蒸发器减缓结霜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国内外冷库热工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4页 |
|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课题意义 | 第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数据采集系统 | 第16-24页 |
| ·实验目的 | 第16页 |
| ·试验设备 | 第16-19页 |
| ·冷库 | 第16-17页 |
| ·热镀锡膜铜-康铜热电偶 | 第17-18页 |
| ·自记型热电偶通风干湿温度表 | 第18页 |
| ·数字压力变送器 | 第18页 |
| ·智能三相综合电参量监测仪 | 第18-19页 |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19-22页 |
| ·控制无纸记录仪 | 第19-20页 |
| ·MCGS工控组态软件 | 第20-22页 |
| ·数据换算 | 第22-23页 |
| ·热电偶温度值转换 | 第22页 |
| ·相对湿度计算 | 第22页 |
| ·压力计算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冷库无霜设计研究 | 第24-28页 |
| ·前言 | 第24页 |
| ·结霜理论及模型 | 第24-25页 |
| ·影响蒸发器结霜因素 | 第25-27页 |
| ·蒸发器结构 | 第25页 |
| ·气流环境 | 第25-26页 |
| ·冷却面特性 | 第26-27页 |
| ·双温双控无霜设计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基于双温双控冷库的运行过程分析 | 第28-36页 |
| ·前言 | 第28页 |
| ·实验设备与方法 | 第28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 ·运行24小时热工状况分析 | 第28-30页 |
| ·冷库周期不同阶段热工状况分析 | 第30-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五章 冷库蒸发器三维温度场分析 | 第36-40页 |
| ·前言 | 第36页 |
| ·蒸发器结构 | 第36-37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 ·实验模型 | 第37-38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六章 冷库不同时段热工状况分析 | 第40-53页 |
| ·前言 | 第40页 |
| ·果品入库前后三个时段的热工状况分析 | 第40-48页 |
| ·试验方法 | 第40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8页 |
| ·蒸发器结霜前后时段热工状况分析 | 第48-51页 |
| ·试验方法 | 第48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3-54页 |
| ·全文总结 | 第53页 |
| ·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