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31页 |
·动态翻译与优化系统分类 | 第9-10页 |
·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 | 第10-23页 |
·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的基本框架 | 第11-14页 |
·有代表性的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 | 第14-16页 |
·动态二进制翻译和优化带来的挑战 | 第16-23页 |
·动态二进制优化系统 | 第23-25页 |
·有代表性的动态二进制优化系统 | 第23-24页 |
·动态二进制优化系统的特点 | 第24-25页 |
·高级语言虚拟机 | 第25-27页 |
·有代表性的高级语言虚拟机 | 第25-26页 |
·高级语言虚拟机的特点 | 第26-27页 |
·研究热点 | 第27-28页 |
·论文贡献 | 第28-29页 |
·文章组织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注解信息制导的翻译及优化 | 第31-44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利用注解信息提高翻译码效率 | 第32-34页 |
·弥补高级语言信息的缺失 | 第32页 |
·优化在体系结构差异时的翻译码质量 | 第32-33页 |
·保证程序级的兼容性 | 第33-34页 |
·注解信息制导二进制翻译及优化 | 第34-38页 |
·注解信息格式 | 第35-36页 |
·注解信息的采集和生成 | 第36-37页 |
·注解信息的读取和利用 | 第37-38页 |
·实验结果 | 第38-42页 |
·注解信息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相关工作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SIMD指令的优化编译 | 第44-76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SIMD扩展 | 第45-50页 |
·支持多媒体计算的SIMD扩展 | 第45-47页 |
·SIMD扩展指令简介 | 第47-48页 |
·Intel SSE/SSE2/SSE3指令集简介 | 第48-49页 |
·Itanium体系结构上的SIMD操作 | 第49-50页 |
·SIMD指令优化翻译的挑战和机遇 | 第50-51页 |
·翻译SIMD扩展指令的基本方法 | 第51-58页 |
·将XMM寄存器映射至Itanium寄存器 | 第51-55页 |
·类型冲突情况下的翻译码 | 第55-56页 |
·不同映射之间的数据同步指令 | 第56-57页 |
·SIMD格式寄存器 | 第57页 |
·最简单的SIMD指令翻译 | 第57-58页 |
·SIMD数据类型分析算法 | 第58-63页 |
·SIMD输入格式和输出格式 | 第58-59页 |
·SIMD输入式和输出式的计算 | 第59-60页 |
·检测及解决块内冲突 | 第60-61页 |
·类型分析算法 | 第61-62页 |
·检测和解决块间类型冲突 | 第62页 |
·将算法扩展适用于超块 | 第62-63页 |
·SIMD指令的优化翻译 | 第63-70页 |
·类型重分配算法 | 第64-67页 |
·翻译时消除算法 | 第67-69页 |
·运行时消除算法 | 第69-70页 |
·性能评估 | 第70-74页 |
·统计方法 | 第70页 |
·降低块间冲突引起数据同步开销 | 第70-72页 |
·类型重分配算法带来的好处 | 第72-73页 |
·总加速比 | 第73-74页 |
·相关工作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四章 针对实用桌面程序中可装载模块的动态二进制翻译方法 | 第76-96页 |
·引言 | 第76-78页 |
·动态装载模块的运行特征 | 第78-81页 |
·模块翻译重用引擎 | 第81-87页 |
·框架 | 第81-82页 |
·源机器码一致性检查 | 第82-85页 |
·实现上的考虑 | 第85-87页 |
·针对模块优化的内存管理机制 | 第87-88页 |
·性能评估 | 第88-94页 |
·实用桌面操作程序的运行负载 | 第88-91页 |
·数据和分析 | 第91-94页 |
·相关工作 | 第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五章 循环内数组边界检查的推测式外提 | 第96-109页 |
·引言 | 第96-97页 |
·推测式外提机制 | 第97-101页 |
·检查外提时的精确异常要求 | 第97-98页 |
·推测式外提机制 | 第98-101页 |
·自适应循环翻译算法 | 第101-105页 |
·自适应循环翻译算法描述 | 第101-104页 |
·多次应用自适应循环翻译算法的例子 | 第104-105页 |
·对多重循环的处理 | 第105页 |
·实验结果 | 第105-107页 |
·相关工作 | 第107-108页 |
·下一步工作 | 第108页 |
·本章小节 | 第108-10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9-112页 |
·总结 | 第109-110页 |
·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