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1章 电子商务及传统国际税收管辖权理论概述 | 第12-22页 |
| ·电子商务概述 | 第12-16页 |
| ·电子商务的定义 | 第12-13页 |
| ·电子商务的形式 | 第13页 |
| ·电子商务的特点 | 第13-15页 |
| ·跨国电子商务的运行过程 | 第15-16页 |
| ·传统国际税收管辖权理论概述 | 第16-18页 |
| ·属地原则 | 第16-17页 |
| ·属人原则 | 第17页 |
| ·各国税收管辖权现状 | 第17-18页 |
| ·跨国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冲击 | 第18-22页 |
| ·对国际税收管辖权属地原则的冲击 | 第19页 |
| ·对国际税收管辖权属人原则的冲击 | 第19-20页 |
| ·加剧了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 第20-21页 |
| ·加剧了国际逃避税现象 | 第21-22页 |
| 第2章 跨国电子商务中非自然人居民身份的认定 | 第22-28页 |
| ·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规则概述 | 第22-24页 |
| ·实际管理与控制中心所在地 | 第22-24页 |
| ·管理机构所在地 | 第24页 |
| ·跨国电子商务对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规则带来的挑战 | 第24-25页 |
| ·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同时存在于多个国家 | 第25页 |
| ·流动的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 | 第25页 |
| ·应对方案及评析 | 第25-28页 |
| ·改进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的方案 | 第26页 |
| ·建立序列性规则方案 | 第26页 |
| ·评析及建议 | 第26-28页 |
| 第3章 跨国电子商务对常设机构原则的冲击 | 第28-44页 |
| ·常设机构原则概述 | 第28-29页 |
| ·跨国电子商务给常设机构原则带来的问题 | 第29-30页 |
| ·跨国电子商务中适用常设机构原则的方案及其法律评价 | 第30-39页 |
| ·保守性方案 | 第30-33页 |
| ·加强居民税收管辖权方案 | 第33-34页 |
| ·预提税方案 | 第34-35页 |
| ·虚拟常设机构的方案 | 第35-37页 |
| ·基于消费地的经济存在标准 | 第37-39页 |
| ·评析及建议 | 第39-44页 |
| 第4章 跨国电子商务对所得分类规则的冲击 | 第44-55页 |
| ·所得分类的一般规则 | 第44-45页 |
| ·电子商务对所得分类规则的挑战 | 第45-46页 |
| ·解决所得分类问题的几种方案及评析 | 第46-50页 |
| ·电子商务中跨国所得的定性 | 第50-55页 |
| ·对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所得的区分 | 第50-53页 |
| ·对劳务所得与营业所得的区分 | 第53-54页 |
| ·对特许权使用费和劳务所得的区分 | 第54页 |
| ·对复杂的交易的所得定性的原则 | 第54-55页 |
| 第5章 跨国电子商务对转移定价规则的冲击 | 第55-58页 |
| ·转移定价规则 | 第55页 |
| ·电子商务对转移定价规则的挑战 | 第55-56页 |
| ·转移定价的规制问题 | 第56-58页 |
| 第6章 跨国电子商务下实现国家税收管辖权的法律思考 | 第58-66页 |
| ·立法的价值取向 | 第59-60页 |
| ·立法的原则 | 第60-62页 |
| ·立法的目的 | 第62-63页 |
| ·我国在跨国电子商务下税收管辖权模式的架构及实现 | 第63-65页 |
| ·一些具体问题的建议 | 第65-66页 |
| 结束语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 后记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