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概述 | 第8-12页 |
| ·氰胺性质与用途 | 第8-10页 |
| ·物理性质 | 第8页 |
| ·化学性质 | 第8页 |
| ·毒性 | 第8-9页 |
| ·主要用途 | 第9-10页 |
| ·产品规格 | 第10页 |
| ·氰胺的生产与市场 | 第10-12页 |
| ·氰胺制备的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石灰氮法 | 第12-13页 |
| ·脲法 | 第13页 |
| ·氢氰酸法 | 第13页 |
| ·尿素制备氰胺法 | 第13页 |
| ·氨法 | 第13-14页 |
| ·其他方法 | 第14页 |
| ·上述各方法的特点 | 第14-15页 |
| ·本文选题及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尿素常压脱水一步法制备氰胺新工艺 | 第16-34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尿素概论 | 第16-17页 |
| ·尿素用途 | 第16页 |
| ·尿素性质 | 第16-17页 |
| ·实验 | 第17-27页 |
| ·实验原理 | 第17-18页 |
| ·仪器与药品 | 第18-19页 |
| ·主要实验装置 | 第19-21页 |
| ·尿素常压脱水制备氰胺液体加料设备图 | 第19-20页 |
| ·尿素常压脱水制备氰胺固体加料设备图 | 第20-21页 |
| ·工艺路线设计 | 第21-22页 |
| ·实验过程 | 第22-27页 |
| ·尿素常压脱水制备氰胺实验装置及工艺条件 | 第22-23页 |
| ·氰胺的制备过程 | 第23-27页 |
| ·实验注意事项 | 第2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 ·尿素常压脱水制备氰胺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28-30页 |
| ·实验装置稳定性 | 第28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催化剂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氨气量的影响 | 第30页 |
| ·进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 第30-33页 |
| ·进料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 ·进料口问题的解决 | 第32页 |
| ·冷却段管路问题的解决 | 第32页 |
| ·流化床反应器中气体停留时间 | 第32-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氨气、二氧化碳常压脱水一步法制备氰胺新工艺 | 第34-45页 |
| ·引言 | 第34-35页 |
| ·实验 | 第35-42页 |
| ·实验原理 | 第35页 |
| ·仪器与药品 | 第35-36页 |
| ·主要实验装置 | 第36-37页 |
| ·工艺路线设计 | 第37-38页 |
| ·实验过程 | 第38-42页 |
| ·氨气、二氧化碳常压脱水制备氰胺 | 第38-39页 |
| ·氰胺的制备 | 第39-42页 |
| ·实验注意事项 | 第42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 ·氨气、二氧化碳常压制备氰胺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43-44页 |
| ·实验装置稳定性 | 第43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43页 |
| ·催化剂的影响 | 第43页 |
| ·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操作条件的影响 | 第44页 |
| ·流化床反应器中气体停留时间 | 第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两种方法的比较 | 第45-51页 |
| ·两种方法收率的比较 | 第45-46页 |
| ·两种方法对环境影响的比较 | 第46-47页 |
| ·催化剂的比较 | 第47页 |
| ·工艺条件的比较 | 第47-49页 |
| ·进料问题的解决 | 第47-48页 |
| ·进料口问题的解决 | 第48页 |
| ·冷却段管路问题的解决 | 第48-49页 |
| ·原料成本问题 | 第49页 |
| ·结论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