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25页 |
| ·金属间化合物简介 | 第13页 |
| ·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特点、性能及应用 | 第13-18页 |
| ·Fe-Al合金相图及其点阵结构 | 第13-15页 |
| ·有关Fe-Al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 ·Fe_3Al基合金的优异性能 | 第15-16页 |
| ·Fe_3Al基合金的主要性能弱点 | 第16-18页 |
| ·Fe_3Al基合金的性能改善 | 第18页 |
| ·Fe_3Al合金的焊接问题研究 | 第18-23页 |
| ·焊接问题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Fe_3Al金属间化合物焊接性 | 第19-21页 |
| ·Fe_3Al合金焊接裂纹的产生机理 | 第21-23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Fe_3Al合金的堆焊工艺性能 | 第25-41页 |
| ·堆焊概述 | 第25页 |
| ·堆焊方法 | 第25-27页 |
| ·钨极氩弧堆焊的工艺特点 | 第25-26页 |
| ·Fe_3Al合金堆焊的应用价值 | 第26页 |
| ·Fe_3Al合金堆焊的难点 | 第26-27页 |
| ·堆焊试验 | 第27-29页 |
| ·堆焊用材料 | 第27-28页 |
| ·试验方法及过程 | 第28-29页 |
| ·堆焊层的观察分析 | 第29-37页 |
| ·焊缝外观观察 | 第29-30页 |
| ·X射线衍射结果 | 第30-32页 |
| ·显微组织观察 | 第32-33页 |
| ·显微硬度测定 | 第33-34页 |
| ·沿熔合区主要合金元素的分布 | 第34-37页 |
| ·堆焊工艺参数的优化 | 第37-38页 |
| ·焊接线能量的对稀释率影响 | 第37页 |
| ·焊速对堆焊层相组成的影响 | 第37页 |
| ·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参数对堆焊裂纹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堆焊层数对堆焊层成分的影响 | 第38页 |
| ·堆焊层热裂纹的焊接传热学分析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堆焊层的抗热腐蚀性能 | 第41-58页 |
| ·概述 | 第41-42页 |
| ·热腐蚀的现象的产生 | 第41页 |
| ·热腐蚀的定义及分类 | 第41页 |
| ·研究Fe_3Al合金堆焊层的抗热腐蚀性的意义 | 第41-42页 |
| ·Fe_3Al合金堆焊层抗Na_2SO_4盐热腐蚀性能试验 | 第42-50页 |
| ·试验过程 | 第42页 |
| ·试样表面观察 | 第42页 |
| ·试样SEM形貌特征 | 第42-44页 |
| ·腐蚀层的相构成 | 第44-45页 |
| ·关于Na_2SO_4盐热腐蚀机理的探讨 | 第45-50页 |
| ·Fe_3Al合金堆焊层抗NaCl盐热腐蚀性能试验 | 第50-54页 |
| ·NaCl盐腐蚀环境的产生 | 第50页 |
| ·试验过程 | 第50页 |
| ·试样表面观察 | 第50-51页 |
| ·试样SEM形貌特征 | 第51-52页 |
| ·腐蚀层的相构成 | 第52-53页 |
| ·关于NaCl盐热腐蚀机理的探讨 | 第53-54页 |
| ·Fe_3Al合金堆焊层抗混合盐的热腐蚀性能试验 | 第54-56页 |
| ·腐蚀环境的产生 | 第54页 |
| ·试验过程 | 第54页 |
| ·试样表面观察 | 第54-55页 |
| ·试样SEM形貌特征 | 第55页 |
| ·关于混合盐热腐蚀机理的探讨 | 第55-56页 |
| ·热腐蚀过程中的控制因素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总结 | 第58-6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58页 |
| ·本文的主要试验结果及结论 | 第58-59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