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7页 |
一、 概述 | 第7-18页 |
(一) 证券市场概述 | 第7-10页 |
1 、证券市场的特征 | 第7页 |
2 、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和地位 | 第7-9页 |
3 、证券市场的高风险性 | 第9-10页 |
(二) 证券市场和证券法律争议 | 第10-12页 |
(三) 仲裁与诉讼--两种证券纠纷解决手段的特征分析 | 第12-18页 |
1 、仲裁的特征 | 第12-13页 |
2 、诉讼的特征 | 第13-14页 |
3 、衡量纠纷解决方式的价值标准 | 第14-15页 |
4 、诉讼的弱势 | 第15-18页 |
二、 美国证券仲裁法律规制 | 第18-30页 |
(一) 美国证券仲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第18-20页 |
1 、美国证券仲裁的起源与徘徊 | 第18-19页 |
2 、美国证券仲裁的繁荣 | 第19-20页 |
(二) 美国证券仲裁的机构设置和规范体系 | 第20-21页 |
(三) 美国证券仲裁适用的主要争议 | 第21-23页 |
1 、不涉及公众投资者的争议 | 第21-22页 |
2 、涉及公众投资者的争议 | 第22-23页 |
(四) 美国证券仲裁的基本程序 | 第23-27页 |
1 、开始仲裁事项 | 第23-24页 |
2 、开庭审理前的准备事项 | 第24-25页 |
3 、证券仲裁的开庭审理 | 第25-27页 |
4 、证券仲裁裁决 | 第27页 |
(五) 美国证券仲裁的特点 | 第27-30页 |
1 、可仲裁的事项非常广泛,并带有强制性色彩 | 第27-28页 |
2 、证券仲裁的运行机制具有公益性特征,并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有所侧重 | 第28-29页 |
3 、仲裁机构的设置多元化,行业自律性组织在证券仲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第29页 |
4 、在仲裁程序安排上非常注重对效率的追求 | 第29-30页 |
三、 我国证券仲裁法律制度 | 第30-36页 |
(一) 我国证券仲裁的建立 | 第30-32页 |
(二) 我国证券仲裁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6页 |
1 、没有制定独立、统一的证券仲裁规则 | 第32-33页 |
2 、证券仲裁机构体系单一,证券仲裁的认同度不高 | 第33-34页 |
3 、仲裁与诉讼的关系尚未理顺 | 第34-36页 |
四、 重建我国证券仲裁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36-42页 |
(一) 建立多元化的证券仲裁机构体系,改变中国当前证券仲裁机构单一的局面 | 第36-37页 |
(二) 尽量扩大可仲裁事项的范围 | 第37-38页 |
(三) 证券仲裁的审理应该反映证券市场对效率性的要求 | 第38页 |
(四) 对涉及众多当事人仲裁的特别规定 | 第38-39页 |
(五) 建立证券仲裁特有的证据规则 | 第39-40页 |
(六) 建立完善的仲裁裁决执行制度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资料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