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一、 免责条款的一般理论 | 第8-15页 |
(一) 免责条款的概念及种类 | 第8-12页 |
1 、免责条款的概念 | 第8-9页 |
2 、免责条款的特征 | 第9-10页 |
3 、免责条款的种类 | 第10-12页 |
(二) 免责条款存在的法理基础 | 第12-14页 |
1 、“私法自治”“契约自由”是免责条款存在的前提条件 | 第12页 |
2 、民事责任为私法领域之责任是免责条款存在的法理基础 | 第12-14页 |
(三) 免责条款规制的法理基础 | 第14-15页 |
二、 免责条款的效力 | 第15-26页 |
(一) 、免责条款订入合同 | 第15-23页 |
1 、免责条款订入定式消费者合同 | 第15-19页 |
2 、免责条款订入定式商业性合同 | 第19-21页 |
3 、消极要件--“异常条款”不得订入 | 第21-23页 |
(二) 免责条款有效性的判定 | 第23-26页 |
1 、基于现行法的强行性规定来确定免责条款的有效性 | 第23-24页 |
2 、基于风险分配理论确定免责条款的有效性 | 第24页 |
3 、根据违约的轻重确定免责条款的有效性 | 第24-25页 |
4 、根据过错程度确定免责条款的有效性 | 第25-26页 |
5 、根据免责条款公平合理性条件确定免责条款的有效性 | 第26页 |
三、 免责条款的解释 | 第26-28页 |
(一) 免责条款解释的原则 | 第26-27页 |
(二) 免责条款解释的规则 | 第27-28页 |
1 、对免责条款限制解释规则 | 第27-28页 |
2 、不得将“免责条款之合意”视为“自甘冒险”的解释规则 | 第28页 |
3 、非为企业合理化经营所必需的免责条款应从严规制的解释规则 | 第28页 |
四、 免责条款的规制 | 第28-37页 |
(一) 免责条款规制的主要模式 | 第29-33页 |
1 、立法规制 | 第29页 |
2 、司法规制 | 第29-31页 |
3 、行政规制 | 第31-32页 |
4 、社会规制 | 第32-33页 |
(二) 免责条款规制的比较分析 | 第33-37页 |
1 、各国规制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3-35页 |
2 、四种规制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35-37页 |
五、 我国免责条款规制的现状及其完善 | 第37-46页 |
(一) 我国免责条款规制的现状 | 第37-42页 |
1 、我国免责条款立法规制的现状 | 第37-40页 |
2 、我国免责条款司法规制的现状 | 第40-41页 |
3 、我国免责条款行政规制的现状 | 第41页 |
4 、我国免责条款社会规制的现状 | 第41-42页 |
(二) 完善我国免责条款规制体系的构想 | 第42-46页 |
1 、我国免责条款立法规制的完善 | 第42-43页 |
2 、我国免责条款司法规制的完善 | 第43-44页 |
3 、我国免责条款行政规制的完善 | 第44页 |
4 、我国免责条款社会规制的完善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