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指导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活动的实践研究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0页
 (一)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第7-8页
  1.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现状第7页
   ·世纪的中国教育将创新性人才作为主攻方向第7页
  3.科学素养发展进入国家课程标准第7-8页
 (二) 北京市远郊区县普通中学初中阶段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现状第8页
  1.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第8页
  2.对校长、物理教师、班主任、家长进行访谈第8页
 (三)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8-10页
  1.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的意义第8-9页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8-9页
   (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9页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第9页
   (4) 获取和应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第9页
   (5)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第9页
   (6)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9页
  2.本课题的主要工作目标第9-10页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0-11页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0页
 (二) 多元智力理论第10-11页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17页
 (一)课外小实验的实施第11-17页
  1.设定实验班级第11页
  2.组织实验班级学生开展活动第11-12页
   (1) 说明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的意义第11页
   (2)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第11-12页
   (3) 介绍小实验器材选取第12页
   (4) 物理实验中的设计方法讲座第12页
   (5) 物理实验中微小变化的放大方法讲座第12页
   (6) 列出推荐书刊和网站第12页
  3.设计实验题目第12-13页
   (1) 制定选题原则第12-13页
    A.安全性原则第12页
    B.科学性原则第12页
    C.趣味性原则第12页
    D.现实性原则第12-13页
    E.时间性原则第13页
    F.发展性原则第13页
   (2) 所选题目第13页
   (3) 鼓励学生自选题目第13页
  4.实施过程第13-14页
   (1) 在实验班级公布所选题目第13页
   (2) 实验分组,设计实验方案第13页
   (3) 教师审查、不同组之间质疑实验方案第13页
   (4) 学生自己做实验,教师个别指导第13-14页
   (5) 撰写实验报告第14页
   (6) 交流、评价第14页
  5.对课外小实验实施过程的思考第14-16页
   (1) 实施小实验过程的基本环节与相应的建构性教学功能第14-15页
   (2) 小实验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第15-16页
   (3) 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措施第16页
  6.效果检验第16-17页
   (1) 实验班级进行反馈问卷调查第16-17页
   (2) 实验题目检测第17页
四、分析与思考第17-23页
 (一) 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对学生的有利影响第17-22页
  1.首先,从学生实验能力方面来分析第17-20页
   (1) 观察能力方面第17-18页
   (2) 思维能力方面第18-19页
   (3) 操作能力方面第19-20页
   (4) 创新能力方面第20页
  2.其次从非智力因素方面分析第20-22页
   (1) 学习兴趣的提高第20-21页
   (2) 意志方面第21-22页
   (3) 发展学生个性方面第22页
  3.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分析第22页
  4.对学生学业的影响第22页
 (二) 问题与不足第22-23页
  1.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对一些学生关注不够第22页
  2.教师的工作量较大第22-23页
  3.教师、学生的评价没有形成较完善的体系第23页
五、结论第23-24页
参考书目第24-25页
致谢第25-26页
附件第26-38页
 附件1 关于物理学习情况学生问卷第26-27页
 附件2 物理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统计表第27-28页
 附件3 访谈记录第28-33页
 附件4 物理实验中的设计方法讲座第33-34页
 附件5 安全教育内容第34页
 附件6 微小形变的放大方法讲座第34-35页
 附件7 选题内容第35-36页
 附件8 反馈调查问卷及结果第36-37页
 附件9 实验技能和科学交流自我评价表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特许经营费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R&D项目组技术知识创造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