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嵌合Hps外膜蛋白P2基因的APP缺失突变株△apxIC/ompP2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符号说明第9-10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25页
 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概述第13-15页
   ·猪传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病原学第13-14页
   ·猪传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血清分型和流行病学第14页
   ·猪传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毒素研究第14-15页
 2. 副猪嗜血杆菌的概述第15-18页
   ·副猪嗜血杆菌的病原学第15-16页
   ·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和流行病学第16-17页
   ·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因子第17-18页
 3. SD序列第18-19页
 4.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研究进展第19-21页
   ·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第19-20页
   ·口服疫苗第20页
   ·弱毒疫苗第20-21页
 5.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缺失减毒株的研究进展第21-23页
 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25页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第25-49页
 1. 材料第25-27页
   ·细菌菌株和培养条件第25页
   ·主要试剂第25页
   ·质粒与载体第25页
   ·引物第25-26页
   ·主要仪器第26页
   ·试验动物第26-27页
 2 试验方法第27-36页
   ·重组转移载体pBOSKΔIC/ompP2的构建第27-31页
     ·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BOSKΔIC/ompP2的技术路线图第27-28页
     ·重组转移中间载体pBOSKΔIC-1的构建第28-29页
     ·含有Hps ompP2基因的最终重组转移载体pBOSKΔIC/ompP2的构建第29-31页
   ·嵌合Hps ompP2基因的APP ApxIC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第31-33页
     ·构建嵌合Hps ompP2基因的APP ApxIC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技术路线图第31-32页
     ·嵌合Hps ompP2基因的APP ApxIC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第32-33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33-34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生长特性试验第33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遗传稳定性试验第33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溶血活性试验第33-34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细胞毒性试验第34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免疫原性研究第34-36页
     ·突变株△apxIC/ompP2对小鼠的毒力试验及其LD_(50)测定第34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小鼠免疫保护试验第34-35页
     ·突变株△apxIC/ompP2对小鼠的免疫抗体检测第35-36页
 3. 结果第36-45页
   ·重组转移载体pBOSK△IC/ompP2的构建第36-38页
     ·右同源臂(R)的扩增及TA克隆第36页
     ·右同源臂(R)连接重组转移载体pBOSK△IC,构建重组转移中间载体第36-37页
     ·Hps ompP2基因的扩增及TA克隆第37-38页
     ·Hps ompP2基因连接到pBOSKΔIC-1载体,构建最终重组转移载体第38页
   ·嵌合Hps ompP2基因的APP ApxIC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第38-39页
     ·嵌合Hps基因的APP重组菌的正向筛选第38-39页
     ·嵌合Hps基因的APP重组菌的反向筛选第39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39-42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生长特性试验第39-40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遗传稳定性试验第40-41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溶血活性试验第41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细胞毒性试验第41-42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免疫原性研究第42-45页
     ·突变株△apxIC/ompP2对小鼠的毒力试验及其LD_(50)测定第42-43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小鼠免疫保护试验第43-44页
     ·突变株△apxIC/ompP2对小鼠的免疫抗体检测第44-45页
 4 讨论第45-49页
   ·菌株的选择第45页
   ·载体的选择第45-46页
   ·基因的选择第46-47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毒力第47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免疫保护第47-48页
   ·突变株△apxIC/ompP2的应用前景第48-49页
第三部分: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录第59-65页
 附录Ⅰ第59-61页
 附录Ⅱ第61-62页
 附录Ⅲ第62-65页
  1. 培养基及抗生素的配制第62-63页
  2. 细菌基因组的提取第63页
  3. 质粒的提取第63-64页
  4. PCR产物和酶切产物的回收第64-65页
  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第65页
  6.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畜禽肠道大肠杆菌耐药性及整合子—基因盒检测
下一篇:PCMV DPOL基因的克隆分析及基于此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