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我国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取向探讨

前言第1-8页
第一章 我国发展产业内贸易的理论依据第8-17页
   ·产业内贸易理论第8-13页
  一、重叠需求理论第8-9页
  二、规模经济—多样化需求理论第9-11页
  三、垂直产品差异理论第11-13页
   ·产业内贸易的计量第13-15页
  一、产业内贸易的界定第13-14页
  二、产业内贸易的计量方法第14-15页
   ·我国在发展产业内贸易的现实意义第15-17页
  一、技术外溢效应第15-16页
  二、促进产业升级第16页
  三、降低产业结构调整中对劳动力的冲击第16-17页
第二章 不同层次国家间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实践及其启示第17-25页
   ·不同层次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实践第18-23页
  一、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第18-20页
  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第20-21页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第21-23页
   ·不同层次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实践的启示第23-25页
  一、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第23-24页
  二、产业内贸易是优化产业结构及改善贸易条件的途径第24页
  三、产业内贸易可以推动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第24-25页
第三章 我国产业内贸易现状第25-38页
   ·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测评第25-31页
  一、产业内贸易总量分析第25-26页
  二、双边产业内贸易分析第26-29页
  三、产业内贸易行业分析第29-31页
   ·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特点第31-34页
  一、加工贸易拉动的产业内贸易第31-32页
  二、双向垂直的产业内贸易第32-34页
   ·我国发展产业内贸易的条件第34-38页
  一、有利条件第34-36页
  二、限制条件第36-38页
第四章 我国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取向第38-47页
   ·确定产业内贸易取向的依据第38-41页
  一、产业内分工现状决定目前产业内贸易模式第38-40页
  二、更大的贸易利得决定产业内贸易长期取向第40-41页
   ·水平型的产业内贸易长期取向第41-44页
  一、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第41-42页
  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机会第42-44页
   ·适度保护的产业内贸易政策取向第44-47页
  一、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政策在产业内贸易条件下的福利分析第44-46页
  二、适度保护产业内贸易政策的实施原则第46-47页
第五章 我国发展产业内贸易的思路及对策第47-55页
   ·保持比较优势,实现动态升级第48-49页
  一、实现劳密产业生产环节的升级第48-49页
  二、以加工贸易形式介入高新技术产业第49页
   ·构建全面体系,优化产业结构第49-51页
  一、构建全面体系,发展重点产业第50页
  二、拓宽中间投入品市场,实现产业联动第50-51页
  三、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业层次第51页
   ·借助政府干预,优化产业组织第51-53页
  一、加强政府干预,规范市场主体第52页
  二、鼓励企业重组,优化产业组织第52-53页
   ·加强研发营销,培育差异优势第53-55页
  一、加强研发创新,开发差异产品第53-54页
  二、改变营销方式,创造品牌差异第54-55页
结束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VEGF受体结合抑制肽的人工合成、原核表达及其活性分析
下一篇:美国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