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研究
第一章 新课程理念下品德课程的转型 | 第1-10页 |
第一节 我国思想品德课程的历史沿革 | 第6-8页 |
一、思想品德课的发展历程 | 第6-7页 |
二、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施的反思 | 第7-8页 |
第二节 应运而生的新课程-品德与生活 | 第8-10页 |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产生的国内外背景 | 第8-9页 |
二、生活化的品德与生活课程 | 第9-10页 |
第二章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 | 第10-16页 |
第一节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 | 第10-12页 |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 | 第10-11页 |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与标准 | 第12-16页 |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 | 第12-13页 |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标准 | 第13-14页 |
三、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结构框架 | 第14-16页 |
第三章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实施 | 第16-41页 |
第一节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概述 | 第16-18页 |
一、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 第16-17页 |
二、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活动的基本步骤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思路 | 第18-28页 |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18-21页 |
二、教学活动目标的设计 | 第21-22页 |
三、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项目 | 第22-25页 |
四、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 | 第25-28页 |
第三节 教学活动的实施 | 第28-36页 |
一、选取教学活动形式的依据 | 第28-30页 |
二、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 | 第30-35页 |
三、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 第35-36页 |
第四节 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初探 | 第36-41页 |
一、树立新课程评价的理念 | 第37页 |
二、对学生的评价 | 第37-39页 |
三、对教师的评价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