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导论:建立分析性框架 | 第11-26页 |
一、命题提出的动机 | 第11-14页 |
二、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第14-18页 |
三、重要概念的内涵界定 | 第18-26页 |
第二章 中小企业相关理论的梳理与评述 | 第26-47页 |
一、规模经济论批判 | 第26-30页 |
二、中小企业存在理论 | 第30-37页 |
三、中小企业发展理论 | 第37-43页 |
四、企业组织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小企业研究视野的扩展 | 第43-47页 |
第三章 区域经济运行中的中小企业作用机理 | 第47-71页 |
一、要素供给、结构升级与中小企业发展 | 第47-57页 |
二、区域创新、竞争效率与中小企业发展 | 第57-64页 |
三、中小企业在区域比较优势实现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 第64-68页 |
四、中小企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一个小结 | 第68-71页 |
第四章 中小企业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 第71-91页 |
一、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距:历史回顾 | 第71-74页 |
二、中小企业的区域分布差异:一个统计描述 | 第74-80页 |
三、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定量分析 | 第80-84页 |
四、中小企业地区分布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第84-91页 |
第五章 中小企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第91-115页 |
一、东中西部中小企业发展差距之比较 | 第91-95页 |
二、湖北与东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比较 | 第95-100页 |
三、影响中小企业区域发展差异的因素分析 | 第100-109页 |
四、影响因素的统计检验与结论解释 | 第109-115页 |
第六章 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差异性的根源 | 第115-135页 |
一、中小企业三大模式的发展历程比较 | 第115-119页 |
二、三大模式的空间差异性:产业组织比较 | 第119-125页 |
三、中小企业三大模式的争论:趋同还是分化? | 第125-129页 |
四、中小企业空间差异性产生的根源 | 第129-135页 |
第七章 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政府支持体系 | 第135-161页 |
一、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5-141页 |
二、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必然性及理论依据 | 第141-148页 |
三、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 第148-153页 |
四、中小企业的政府支持体系与对策措施 | 第153-161页 |
第八章 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协调管理 | 第161-179页 |
一、中小企业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分析 | 第161-165页 |
二、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定位与发展方向 | 第165-171页 |
三、中小企业区域合作的主要模式与对策 | 第171-179页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79-182页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79-180页 |
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180-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87页 |
附录 | 第187-193页 |
附表1 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 第187-188页 |
附表2 2003年中小型工业企业单位数与总产值的省际分布 | 第188-189页 |
附表3 我国各省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料 | 第189-190页 |
附表4 中国地区增长差异的计量分析数据集 | 第190-191页 |
附表5 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区位商(2000年) | 第191-192页 |
附表6 中企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数据集合 | 第192-193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统计 | 第193-194页 |
致谢 | 第194-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