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退火遗传算法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
第1章 绪论 | 第1-12页 |
·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页 |
·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第2章 软件测试及其用例的自动生成技术 | 第12-21页 |
·软件测试概述 | 第12-16页 |
·软件测试的定义 | 第12页 |
·软件测试的分类 | 第12-13页 |
·软件测试的阶段 | 第13-14页 |
·软件测试的目标 | 第14页 |
·软件测试的原则 | 第14-16页 |
·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技术 | 第16-21页 |
·面向功能的测试数据的自动生成技术 | 第16-17页 |
·面向结构的测试数据的自动生成技术 | 第17-21页 |
第3章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 第21-32页 |
·遗传算法 | 第21-27页 |
·基本遗传操作 | 第22-24页 |
·遗传算法应用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 第24-27页 |
·模拟退火算法 | 第27-30页 |
·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 | 第27-28页 |
·模拟退火的全局收敛性 | 第28-29页 |
·模拟退火的步骤 | 第29-30页 |
·混合算法 | 第30-32页 |
第4章 基于退火遗传算法的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 | 第32-44页 |
·系统框架 | 第32-34页 |
·参数的编码 | 第34-36页 |
·参数的选取 | 第34页 |
·参数编码的原则 | 第34-35页 |
·多参数编码的方法 | 第35-36页 |
·不同数据类型的编码 | 第36页 |
·适应度函数的构造 | 第36-38页 |
·分支函数 | 第37页 |
·适应度函数 | 第37-38页 |
·遗传算子的改进方案 | 第38-39页 |
·采用多点交叉并均分交叉点 | 第38-39页 |
·控制变异位置 | 第39页 |
·GSA算法的实现 | 第39-42页 |
·工具原型的开发 | 第42-44页 |
第5章 实验 | 第44-69页 |
·工具演示 | 第44-50页 |
·效果分析 | 第50-67页 |
·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67-69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录用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