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3页 |
·引言 | 第12页 |
·预应力锚索桩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预应力锚索桩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预应力锚索桩的试验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预应力锚索桩的理论分析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预应力锚索桩的数值模拟现状 | 第17-18页 |
·锚索预应力变化规律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21-23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1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浒家洞滑坡整治工程及其监测系统简介 | 第23-33页 |
·工程概况 | 第23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3-26页 |
·地形地貌 | 第23页 |
·地质构造 | 第23-24页 |
·地层岩性 | 第24-26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6页 |
·岩土体力学参数试验研究 | 第26-27页 |
·安全监测设计 | 第27-31页 |
·监测项目 | 第27-28页 |
·深部位移监测断面布置 | 第28-30页 |
·预应力锚索锚固段应力测试测点布置 | 第30-31页 |
·锚索预应力变化监测布置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滑坡体安全监测反馈分析 | 第33-47页 |
·概述 | 第33页 |
·BF5515型滑动式测斜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33-34页 |
·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 | 第34-35页 |
·滑动面位置的确定 | 第35-38页 |
·抗滑桩的变形特性 | 第38-39页 |
·地质情况判断 | 第39-40页 |
·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 | 第40页 |
·施工活动及地下水位变化对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地下水位变化对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施工活动对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页 |
·滑坡体位移特征 | 第41-42页 |
·位移监测反馈分析 | 第42-43页 |
·边坡稳定趋势性分析 | 第43-45页 |
·位移速率分析 | 第43-44页 |
·回归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软岩地层中预应力锚索力学行为现场试验研究 | 第47-56页 |
·概述 | 第47页 |
·预应力锚索锚固段应力测试与分析 | 第47-51页 |
·测试原理 | 第47-48页 |
·1860级钢绞线的力学性质试验 | 第48-49页 |
·钢绞线贴片的室内标定 | 第49-50页 |
·锚固段轴力及剪应力的分布特征 | 第50-51页 |
·锚索预应力变化的监测分析 | 第51-55页 |
·测试原理 | 第51页 |
·荷载位移关系 | 第51-52页 |
·钢弦受力的不均匀性 | 第52-53页 |
·锚索预应力的锁定损失 | 第53-54页 |
·锚索预应力的锁定后损失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锚索预应力变化规律研究 | 第56-75页 |
·概述 | 第56页 |
·锚索预应力锁定损失的影响因素 | 第56-58页 |
·锚索锁定损失与钢绞线张拉回缩量的关系 | 第56-58页 |
·锚索锁定损失与锚索自由段长度的关系 | 第58页 |
·锚索锁定损失与张拉荷载的关系 | 第58页 |
·锁定损失与张拉工艺的关系 | 第58页 |
·预应力锚索锁定损失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58-62页 |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58-60页 |
·预应力锚索锁定损失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60-62页 |
·锁定后锚索预应力的变化过程及其特征 | 第62-63页 |
·锚索预应力变化的机理分析 | 第63-67页 |
·钢绞线的松弛对锁定后损失的影响 | 第64-66页 |
·岩土体的蠕变对锁定后损失的影响 | 第66-67页 |
·影响锚索预应力变化的其它因素 | 第67-69页 |
·降雨入渗对锚索预应力的影响 | 第67页 |
·冲击荷载时锚索预应力的影响 | 第67-68页 |
·锚孔灌浆对锚索预应力的影响 | 第68页 |
·温度变化对锚索预应力的影响 | 第68-69页 |
·减小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 第69-70页 |
·设计中的控制措施 | 第69页 |
·改进施工工艺 | 第69-70页 |
·预应力锚索锁定后损失的灰色预测 | 第70-74页 |
·等时距的GM(1,1)模型 | 第70-72页 |
·不等时距的GM(1,1)模型 | 第72-73页 |
·浒家洞滑坡锚索预应力锁定后损失的不等时距GM(1,1)模型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边坡开挖的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 | 第75-96页 |
·概述 | 第75页 |
·边坡开挖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75-83页 |
·三维空间离散 | 第75-76页 |
·空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 | 第76-77页 |
·节点的运动方程 | 第77-78页 |
·节点的速度及位移 | 第78-79页 |
·本构方程与屈服准则 | 第79-83页 |
·浒家洞滑坡开挖的三维数值模拟 | 第83-95页 |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83-84页 |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及初始应力场 | 第84-85页 |
·模拟方法 | 第85页 |
·边坡开挖变形 | 第85-92页 |
·开挖应力场 | 第92-94页 |
·开挖塑性区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七章 预应力锚索桩三维数值模拟及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96-120页 |
·概述 | 第96页 |
·预应力锚索的数值模拟 | 第96-103页 |
·锚索的轴向特性 | 第96-97页 |
·界面模拟 | 第97-98页 |
·灌浆体的剪切特性 | 第98-99页 |
·不同岩层中预应力锚索的数值模拟试验 | 第99-103页 |
·抗滑桩的数值模拟 | 第103-105页 |
·桩土界面耦合模拟 | 第103-104页 |
·切向耦合弹簧的特性 | 第104-105页 |
·法向耦合弹簧的特性 | 第105页 |
·预应力锚索桩加固边坡的三维数值模拟 | 第105-111页 |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数值模拟 | 第111-118页 |
·FLAC3D计算结果规律性研究 | 第112-114页 |
·FLAC3D计算结果与传统极限平衡方法的比较 | 第114-116页 |
·浒家洞滑坡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数值模拟 | 第116-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八章 边坡可靠性的蒙特卡罗分析 | 第120-136页 |
·边坡可靠性分析的意义 | 第120页 |
·边坡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120-122页 |
·蒙特卡罗方法 | 第120-121页 |
·统计矩近似法 | 第121页 |
·一次二阶矩法 | 第121页 |
·随机有限元法 | 第121-122页 |
·各种方法评价 | 第122页 |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边坡可靠性分析 | 第122-127页 |
·蒙特卡罗法(Monte Carlo Method)基本原理 | 第122-123页 |
·均匀分布随机数的产生 | 第123-124页 |
·任意分布随机变量的产生 | 第124-125页 |
·多维随机变量的产生 | 第125页 |
·模拟步骤 | 第125-127页 |
·蒙特卡罗模拟的精度 | 第127页 |
·风险评价 | 第127页 |
·边坡可靠度指标影响因素的规律性研究 | 第127-133页 |
·随机变量变异性分析 | 第128页 |
·计算模型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 | 第128-129页 |
·土性参数的概率分布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 | 第129页 |
·概率密度函数左截尾分布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 | 第129-130页 |
·模拟次数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 | 第130-131页 |
·土性参数的变异性对可靠度指标及破坏概率的影响 | 第131-133页 |
·浒家洞滑坡的Monte Carlo模拟 | 第133-134页 |
·计算断面及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 第133页 |
·随机量的生成 | 第133-134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6页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6-139页 |
·全文总结 | 第136-137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37-138页 |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38-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5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