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论文--起重机械论文

新型液气缓冲器的试验与动态仿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缓冲器简介第10-12页
 1.2 缓冲器的性能要求第12-13页
 1.3 国内外水平和发展趋势第13-16页
 1.4 课题简介第16-17页
2 新型液气缓冲器及其试验第17-24页
 2.1 液气缓冲器的结构特点第17页
 2.2 液气缓冲器的工作原理第17-18页
 2.3 静态试验第18-20页
 2.4 动态试验第20-24页
  2.4.1 试验目的第20页
  2.4.2 试验仪器第20-21页
  2.4.3 试验结果第21-24页
3 液气缓冲器的有限元分析第24-29页
 3.1 流固耦合问题第24-25页
 3.2 ADINA简介第25页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5-27页
 3.4 有限元分析中遇到的问题第27-29页
4 液气缓冲器的数值仿真第29-41页
 4.1 液气缓冲器数学模型的基本假设第29页
 4.2 活塞杆受力分析第29-31页
 4.3 节流阀受力分析第31-33页
 4.4 液气缓冲器流量分析第33-34页
  4.4.1 节流阀关闭时第33页
  4.4.2 节流阀打开时第33-34页
  4.4.3 流量连续性方程第34页
 4.5 数学模型的微分方程及数值实现方式第34-36页
 4.6 落锤试验仿真结果第36-41页
  4.6.1 仿真结果对比第36-39页
  4.6.2 其他性能仿真曲线第39-41页
5 利用仿真程序进行深入研究第41-55页
 5.1 缓冲器的回弹性能第41-43页
  5.1.1 回弹曲线第41-42页
  5.1.2 其他仿真曲线第42-43页
 5.2 缓冲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第43-48页
  5.2.1 冲击物体质量对该缓冲器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5.2.2 冲击速度对该缓冲器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5.2.3 冲击动力对该缓冲器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5.2.4 小结第47-48页
 5.3 结构参数对缓冲器性能的影响第48-55页
  5.3.1 节流孔直径大小第48-50页
  5.3.2 弹簧刚度第50-52页
  5.3.3 气体初压力第52-54页
  5.3.4 小结第54-55页
6 软件系统的开发设计第55-62页
 6.1 软件开发概述第55-58页
  6.1.1 开发环境第55页
  6.1.2 开发软件第55-56页
  6.1.3 仿真系统功能设计第56页
  6.1.4 主程序计算步骤与框图第56-58页
 6.2 软件应用与实例第58-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A 新型液气缓冲器产品外形图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下一篇:银行独立担保相关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