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6页 |
第一章 教育兴则人才盛人才盛则国家强 | 第16-24页 |
第一节 变科举废八股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开学校 | 第18-21页 |
第三节 兴女教 | 第21-24页 |
第二章 练兵为立国之本 | 第24-32页 |
第一节 减兵增饷,操练新军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改革武举考试,设立军事学校 | 第26-32页 |
第三章 工为体 商为用 | 第32-40页 |
第一节 中国近代商务状况 | 第32-35页 |
第二节 以工为本振兴商务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公司民营 主动出击 | 第37-40页 |
第四章 铁路矿务为强国之道的关键 | 第40-47页 |
第一节 开铁路以振百为 | 第40-43页 |
第二节 铁路建设乏资金缺人才 | 第43-44页 |
第三节 矿为路之先声,无矿则无可筑路 | 第44-47页 |
第五章 政治改革时机未成 | 第47-51页 |
结语 公共舆论空间对王朝话语体系的侵蚀 | 第51-53页 |
注释 | 第53-57页 |
附录一 清末1866-1899陆海军事学校统计表 | 第57-58页 |
附录二 近代历年输出入货物价值比较表 | 第58-59页 |
附录三 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表 | 第59页 |
附录四 近代进出口贸易指数表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