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概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与基金有关的概念 | 第11-16页 |
一、基金 | 第11页 |
二、证券投资基金 | 第11-12页 |
三、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 | 第12-14页 |
四、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有关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理论和国外经验 | 第17-37页 |
第一节 公司治理结构与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 | 第17-22页 |
一、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模式 | 第18-20页 |
二、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 | 第20页 |
三、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公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治理 | 第22-31页 |
一、美国模式 | 第22-29页 |
二、英国模式 | 第29页 |
三、日本模式 | 第29-30页 |
四、上述三种模式之比较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 | 第31-33页 |
一、日本模式 | 第31页 |
二、英国模式 | 第31-32页 |
三、香港模式 | 第32页 |
四、澳大利亚模式 | 第32页 |
五、上述四种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33页 |
第四节 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 | 第33-37页 |
一、基金管理公司的组织结构 | 第33-34页 |
二、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 | 第34-35页 |
三、基金管理公司股东的利益取向 | 第35-36页 |
四、基金管理公司经理层与股东及持有人的利益冲突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优化的途径 | 第37-51页 |
第一节 尝试建立公司型证券投资基金 | 第37-39页 |
一、基金持有人(股东)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督 | 第37-38页 |
二、董事会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督 | 第38-39页 |
三、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督 | 第39页 |
第二节 继续强化契约型基金治理结构 | 第39-42页 |
一、改变基金托管人的选择办法 | 第39-42页 |
二、改善基金管理公司的董事会结构 | 第42页 |
第三节 优化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的途径 | 第42-51页 |
一、完善基金管理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 第42-48页 |
二、强化基金管理公司的监事会制度 | 第48页 |
三、解决基金公司经理层、股东与基金持有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 | 第48-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 考 文 献 | 第52-54页 |
后 记 | 第54-55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55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