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远动技术论文--远动化系统论文--远距离测量、远距离测量系统论文

PCM/FM再入遥测信道波形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章 引言第1-13页
   ·国内外发展历程及现状第9-10页
   ·课题背景第10-12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2-13页
第二章 再入遥测技术基本理论第13-27页
   ·再入遥测信道的组成第13-14页
   ·信息采集与数据恢复第14-20页
     ·PCM 信号的形成第14-17页
     ·PCM 数据恢复第17-20页
   ·调频技术理论及线性调频的实现第20-23页
     ·线性调频及实现第20-21页
     ·调频解调技术及实现第21-22页
     ·自动增益控制AGC 技术概述第22-23页
   ·再入遥测信道概述第23-27页
     ·恒参和变参信道第23-24页
     ·再入遥测信道的多径效应第24-25页
     ·多径信道等效脉冲响应及传递函数第25-27页
第三章 调制信道组件分析与仿真第27-46页
   ·PCM/FM 再入遥测系统信道容量分析第27-30页
     ·PCM 体制信道特性第27-28页
     ·PCM/FM 体制实际信道容量讨论第28-30页
   ·锁相调频技术及实现第30-33页
     ·基本锁相环路特性分析第30-31页
     ·锁相调频技术的实现第31-32页
     ·两点锁相调频的实现方式第32-33页
   ·准两点注入式锁相调频发射机性能分析第33-36页
     ·相位模型分析第33-34页
     ·噪声性能分析第34-36页
   ·锁相鉴频解调接收机相关性能分析第36-39页
     ·窄带中放工作原理第36-37页
     ·调频解调器工作原理第37-39页
   ·实例设计及计算机仿真第39-44页
   ·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再入遥测无线信道分析与仿真第46-67页
   ·再入遥测信道的二阶统计特性第46-51页
     ·多径信道对载波的影响第46-47页
     ·信道相干带宽第47-49页
     ·信道相干时间第49-50页
     ·多径扩散和多普勒扩散第50-51页
   ·再入遥测信道模型分析第51-56页
     ·瑞利衰落模型第51-53页
     ·莱斯衰落模型第53-54页
     ·双径及广义双径模型第54-55页
     ·三径及广义三径模型第55-56页
   ·信道模型的计算机仿真第56-66页
     ·瑞利衰落模型第56-58页
     ·莱斯快衰落模型第58-60页
     ·莱斯慢衰落模型第60-62页
     ·双径模型第62-64页
     ·三径信道模型第64-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形成滤波网络设计与仿真第67-82页
   ·满足数字信号传输的信道特性第67-69页
     ·理想低通成形滤波器第67-68页
     ·幅度滚降低通滤波器第68-69页
   ·形成滤波网络设计方法简介第69-74页
     ·设计方法分类第69-70页
     ·形成滤波器特性第70-72页
     ·形成滤波器频域设计法第72-73页
     ·形成滤波器时域设计法第73-74页
   ·形成滤波网络设计与仿真第74-81页
     ·网孔均衡器设计第74-75页
     ·升余弦及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设计第75-78页
     ·最佳及准最佳系统滤波网络设计第78-81页
   ·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再入遥测信道组件仿真结果演示第82-91页
   ·仿真演示软件的实现第82-86页
     ·编程思路及方法第82-84页
     ·演示软件设计第84-86页
   ·演示仿真结果第86-90页
   ·小结第90-91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91-93页
   ·本论文工作的总结第91页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8页
致谢第98-99页
个人简历第99页
在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判断原则及其借鉴问题研究
下一篇:同位结构的认知机制及语义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