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第1-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美国辩诉交易及被害人权利考察 | 第10-19页 |
1.1 美国刑事诉讼规则关于辩诉交易的规定 | 第10-11页 |
1.2 美国司法实践情况 | 第11-12页 |
1.3 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有关制度 | 第12-13页 |
1.3.1 国家刑事补偿制度 | 第12页 |
1.3.2 赔偿对量刑的影响 | 第12-13页 |
1.3.3 对检察官的制约力量 | 第13页 |
1.4 两种不同的观点 | 第13-17页 |
1.4.1 观点之一:辩诉交易保护了被害人的权利 | 第13-14页 |
1.4.2 观点之二:辩诉交易损害了被害人的权利 | 第14-17页 |
1.5 评析 | 第17-19页 |
第二部分 辩诉交易中被害人诉讼地位和权利的理论分析 | 第19-29页 |
2.1 被害人的概念 | 第19页 |
2.2 被害人在辩诉交易中诉讼地位和权利的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2.2.1 尊严价值理论 | 第20-23页 |
2.2.2 报应观念 | 第23-25页 |
2.2.3 刑事救济原理 | 第25-26页 |
2.3 辩诉交易制度所应保障的被害人权利 | 第26-29页 |
2.3.1 被害人的参与性权利 | 第26-27页 |
2.3.2 被害人的补救性和预防性程序权利 | 第27页 |
2.3.3 被害人获得赔偿和补偿的权利 | 第27-28页 |
2.3.4 被害人的保障性权利 | 第28-29页 |
第三部分 从保护被害人权利角度论中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构建 | 第29-42页 |
3.1 我国引入辩诉交易制度关注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必要性 | 第29-32页 |
3.1.1 中美正义观的差异 | 第29-30页 |
3.1.2 我国刑事诉讼的国家垄断传统 | 第30-31页 |
3.1.3 我国不完善的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 | 第31-32页 |
3.1.4 缺乏国家刑事被害补偿制度 | 第32页 |
3.2 我国辩诉交易第一案的司法实践 | 第32-36页 |
3.2.1 案情简介 | 第32-33页 |
3.2.2 三种制度的整合 | 第33-36页 |
3.3 从保护被害人权利角度对辩诉交易制度的初步构想 | 第36-42页 |
3.3.1 辩诉交易的适用范围 | 第37页 |
3.3.2 辩诉交易的启动建议权 | 第37-38页 |
3.3.3 辩诉交易的内容 | 第38-39页 |
3.3.4 被害人在辩诉交易各阶段的地位和权利 | 第39-40页 |
3.3.5 辩诉交易的形式 | 第40页 |
3.3.6 赔偿的履行 | 第40-41页 |
3.3.7 其他 | 第41-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简介 | 第45-46页 |
声明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