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制法律问题的研究
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金融控股公司概述 | 第9-17页 |
·控股公司 | 第9-10页 |
·金融控股公司 | 第10-15页 |
·金融控股公司的含义 | 第10-11页 |
·金融控股公司的类型 | 第11-12页 |
·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内在动因 | 第12-14页 |
·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特征 | 第14-15页 |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制 | 第17-30页 |
·金融监管 | 第17页 |
·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及其立法发展 | 第17-21页 |
·英国的金融大爆炸 | 第17-18页 |
·美国的金融改革 | 第18-21页 |
·日本的金融改革 | 第21页 |
·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第21-23页 |
·我国的金融监管现状 | 第23-25页 |
·对“分业”与“混业”的理解 | 第23页 |
·我国金融业出现的混业趋势 | 第23-24页 |
·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与现有监管模式之间的冲突 | 第24-25页 |
·功能性监管 | 第25-26页 |
·功能性监管的涵义 | 第25页 |
·功能性监管的优越性 | 第25-26页 |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制的设想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制的制度设计 | 第30-40页 |
·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 | 第30-33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 | 第30-31页 |
·国内、外的相关规定及原则 | 第31-32页 |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问题 | 第32页 |
·加强监管的法律建议 | 第32-33页 |
·资本充足性监管 | 第33-36页 |
·巴塞尔委员会对资本充足性的规定 | 第33-34页 |
·我国现行资本监管框架 | 第34页 |
·监管难题 | 第34-35页 |
·法律建议 | 第35-36页 |
·对内部交易的监管 | 第36-37页 |
·“内部交易”的界定及其两面性 | 第36-37页 |
·法律建议 | 第37页 |
·对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防范与救济 | 第40-48页 |
·加强市场准入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 第40-41页 |
·“防火墙”--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监管 | 第41-43页 |
·“防火墙”的概念 | 第41-42页 |
·设置“防火墙”,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监管 | 第42-43页 |
·设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企业退出机制 | 第43-46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源起及其发展 | 第43-44页 |
·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意义 | 第44-45页 |
·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议 | 第45-46页 |
·明确控股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责任范围以加强监管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申请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