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外文摘要 | 第3-12页 |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第2章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模式、产生背景及其监控目标 | 第14-20页 |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立法模式--比较法上的观察 | 第15-16页 |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产生背景与监控目标--经济、政治和文化视角的观察 | 第16-20页 |
第3章 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调整及其评价 | 第20-31页 |
·我国传统的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及其产生基础 | 第20-22页 |
·监事会的失灵以及独立董事的导入 | 第22-28页 |
·监事会的失灵在情理之中 | 第22-26页 |
·独立董事从一项可选择的制度到被确立为强制性制度 | 第26-28页 |
·独立董事的效用评价 | 第28-31页 |
第4章 我们真的需要独立董事吗? | 第31-40页 |
·我们期待独立董事解决什么问题 | 第31-36页 |
·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制度的交叉重叠 | 第36-40页 |
第5章 有关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再思考 | 第40-54页 |
·相关的法理学思考--法律移植与本土化问题 | 第40-42页 |
·关于监事会制度的重新设计 | 第42-51页 |
·关于监事会组成成员问题 | 第43-45页 |
·监事会组成成员及其产生 | 第43-44页 |
·独立监事的引入 | 第44-45页 |
·关于监事资格问题 | 第45-46页 |
·关于监事会职权问题 | 第46-50页 |
·监事会应当统一行使财务监督权与业务监督权 | 第46-48页 |
·监事会的监督过程应当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 第48-50页 |
·关于监事会的其他规定 | 第50-51页 |
·独立董事制度可以作为一项由公司章程自主选择的制度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3页 |